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论创造性标准及在我国的实践

摘要第1-5页
韩文摘要第5-9页
导言第9页
第一章 创造性的沿革第9-14页
 第一节 创造性标准的发展沿革第9-12页
  一、专利制度的发展沿革第9-11页
  二、创造性标准的发展沿革第11-12页
 第二节 创造性标准的国际化第12-14页
  一、TRIPS协议第12-13页
  二、实体专利法条约第13-14页
第二章 创造性判断标准第14-21页
 第一节 其他国家的创造性判断标准第14-16页
  一、美国第14页
  二、日本第14-15页
  三、韩国第15-16页
 第二节 中国的创造性判断标准第16-21页
  一、中国专利法中创造性的含义第16页
  二、发明的创造性含义第16-20页
  三、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含义第20页
  四、外观设计的创造性含义第20-21页
第三章 创造性标准在我国的实践第21-37页
 第一节 创造性审查原则第21-24页
  一、同时审查两个条件原则第22-23页
  二、整体分析原则第23-24页
  三、将现有技术组合对比原则第24页
 第二节 创造性审查基准和判断方法第24-34页
  一、发明创造性审查基准和判断方法第24-27页
  二、审查发明创造性的辅助性审查基准和其他应注意的问题第27-32页
  三、实用新型创造性审查第32页
  四、外观设计创造性审查第32-34页
 第三节 撰写专利时对创造性的把握第34-37页
  一、创造性检索第34-35页
  二、撰写申请文件第35-36页
  三、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第36-37页
第四章 关于我国创造性方面的构想第37-41页
 第一节 法律方面的构想第37-39页
 第二节 其他方面的构想第39-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制度--兼谈淡化理论的发展
下一篇:侵权行为法中的过错责任原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