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美学理论论文--美学哲学基础论文

墨子的先在认知图式及其“非乐”论美学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1页
 一、墨学研究现状第8-10页
 二、本文的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先在认知图式第11-15页
 一、让·皮亚杰的认知图式说第11-12页
 二、主体认知图式的构成因素第12-14页
 三、主体认知图式的功能及特点第14-15页
第二章 墨子的先在认知图式第15-35页
 一、乱世“贱人“的视界——比照时代背景考察墨子之思维方式第15-20页
 二、墨子的知识结构第20-25页
  (一) 墨子对尧舜禹精神的继承第21-22页
  (二) 宋文化对墨子的影响第22-23页
  (三) 早期儒道思想对墨子的影响第23-25页
 三、“所染说”与“人之所欲”的自然人性论——墨子先在认知图式的需要意识第25-27页
 四、社会本位的价值论——墨子先在认知图式的价值观念第27-32页
  (一) 强力非命——墨子的人之本质观第27-28页
  (二) 人为什么活着?——墨子的人生价值原则第28-31页
  (三) 人怎样活着?——尚俭抑奢的生活观第31-32页
 五、“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的主观心态第32页
 六、墨子之审美意识第32-35页
  (一) 美的本质第33页
  (二) 美的含义第33-35页
第三章 墨子“非乐”思想的产生第35-47页
 一、墨子“非乐”思想产生的触发信息第35-36页
 二、“非乐”论第36-47页
  (一) 知乐(yuè)、知乐(lè)第36-37页
  (二) 非乐之故第37-41页
  (三) 非乐之内容第41-42页
  (四) “非乐”论的评价第42-47页
第四章 墨子“非乐”论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墨学衰微与“非乐”论现代意义的一种解读第47-55页
 一、“非乐”论何以不复存在?第47-50页
 二、“非乐”论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第50-55页
注释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后记第60-61页
读硕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下一篇:太虚佛教人生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