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家庭教养方式、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9页
   ·心理安全感概述第12-19页
     ·心理安全感的界定第12-13页
     ·心理安全感的理论研究第13-14页
     ·心理安全感的实证研究第14-17页
     ·心理安全感的测量工具第17-19页
3 问题提出第19-22页
   ·研究的不足第19页
   ·研究目的第19页
   ·研究思路第19-20页
   ·研究假设第20页
   ·概念界定第20页
   ·构想维度第20页
   ·研究意义第20-22页
     ·理论意义第20-21页
     ·实践意义第21-22页
4.初中生心理安全感问卷编制第22-31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问卷内容分析第22-24页
     ·研究目的第22页
     ·研究方法与程序第22-23页
     ·研究结果第23-24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初测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4-28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方法与程序第24页
     ·统计方法第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8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第28-30页
     ·信度检验第28页
     ·效度检验第28页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28-30页
   ·结论第30-31页
5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现状调查研究第31-35页
   ·研究目的第31页
   ·研究方法第31页
     ·被试第31页
     ·工具第31页
     ·程序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3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性别差异比较第31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生源地差异比较第31-32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差异比较第32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年级差异比较第32-33页
     ·父母是否离异的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差异比较第33页
   ·小结第33-35页
6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人际信任、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第35-40页
   ·研究目的第35页
   ·研究方法第35页
     ·被试第35页
     ·工具第35页
   ·统计处理第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第35-36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第36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第36-37页
     ·初中生人际信任对心理安全感的回归分析第37页
     ·初中生人际信任各因子对心理安全感的回归分析第37页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对心理安全感的回归分析第37-38页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对心理安全感的回归分析第38页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对心理安全感的回归分析第38页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对心理安全感的回归分析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7 总讨论第40-45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问卷编制第40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及特点第40-42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性别差异第40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生源地差异第40-41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安全感差异第41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年级差异第41页
     ·父母是否离异的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差异第41-42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第42页
   ·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第42页
   ·创新之处第42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2-43页
   ·教育建议第43-45页
8 总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 A第48-49页
附录 B第49-50页
附录 C第50-52页
附录 D第52-53页
附录 E第53-55页
附录 F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乐观型解释风格现状及干预研究
下一篇:武警官兵服从态度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