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者感知的企业品牌权益对品牌忠诚的作用研究--以家电行业为例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趋势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和问题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主要创新点展望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6-54页 |
·品牌 | 第16-18页 |
·品牌的内涵 | 第16-17页 |
·品牌与名牌 | 第17-18页 |
·品牌权益 | 第18-24页 |
·品牌权益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品牌权益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品牌权益构体系 | 第24-34页 |
·Aaker模型 | 第24-26页 |
·Keller模型 | 第26-29页 |
·Biel模型 | 第29-30页 |
·Jinchao Yang模型 | 第30-31页 |
·欧阳洁的模型 | 第31-32页 |
·Krishnan模型 | 第32-33页 |
·其他模型 | 第33-34页 |
·品牌权益的衡量 | 第34-46页 |
·概述 | 第34-35页 |
·顾客视角的衡量方法 | 第35-41页 |
·市场和财务视角的衡量方法 | 第41页 |
·综合视角的衡量方法 | 第41-46页 |
·品牌权益衡量的相关研究小结 | 第46页 |
·品牌权益的消费者感知要素 | 第46-48页 |
·基于品牌价值的感知要素 | 第46-47页 |
·基于顾客价值的感知要素 | 第47-48页 |
·品牌偏好 | 第48-51页 |
·品牌信任 | 第49-50页 |
·情感偏好 | 第50-51页 |
·品牌忠诚度 | 第51-54页 |
·品牌忠诚度的概念 | 第51-53页 |
·品牌忠诚度的分类 | 第53-54页 |
3 本研究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 第54-70页 |
·己有研究的总结和评价 | 第54页 |
·理论模型和假设提出 | 第54-67页 |
·行业的的选择——家电行业 | 第54-56页 |
·理论模型提出 | 第56-58页 |
·变量描述及理论假设 | 第58-63页 |
·专家访谈 | 第63-67页 |
·研究假设修正结果 | 第67页 |
·定量研究设计 | 第67-70页 |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调查过程 | 第67-69页 |
·调查问卷的预调研 | 第69-70页 |
4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 第70-82页 |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70页 |
·问卷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 | 第70-71页 |
·基础统计分析过程 | 第71-72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及模型修改 | 第72-82页 |
·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及信度分析 | 第72-78页 |
·概念模型调整和假设确定 | 第78-82页 |
5 新概念模型分析 | 第82-92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82-88页 |
·各自变量与品牌信任、情感偏好的相关分析 | 第82-85页 |
·各自变量与品牌忠诚的相关分析 | 第85-87页 |
·品牌信任、情感偏好与品牌忠诚的相关分析 | 第87页 |
·品牌信任与情感偏好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87-88页 |
·回归分析 | 第88-92页 |
·各自变量与品牌信任的回归分析 | 第88-90页 |
·各自变量与情感偏好的回归分析 | 第90-91页 |
·品牌信任、情感偏好与品牌忠诚的回归分析 | 第91-92页 |
·品牌信任对情感偏好的回归分析 | 第92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92-106页 |
·理论模型的修正 | 第92-94页 |
·研究结果讨论 | 第94-99页 |
·消费者感知的品牌权益要素分析 | 第94-95页 |
·品牌偏好与品牌权益要素之间关系的讨论 | 第95-98页 |
·品牌信任与情感偏好之间关系的讨论 | 第98页 |
·品牌偏好与品牌忠诚度之间关系的讨论 | 第98-99页 |
·实证研究结论 | 第99-101页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6页 |
·研究总结与研究意义 | 第101-102页 |
·创新总结和不足 | 第102-103页 |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4页 |
附录1 访谈调查问卷 | 第114-118页 |
附录2 消费者调查问卷 | 第118-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