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两汉扶风班氏家族文学考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撰写本论文的目的与现实意义第8页
   ·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8-10页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第10页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10-11页
第二章 扶风班氏家族之渊源与传承第11-16页
   ·扶风班氏先祖的传说与记载第11-15页
     ·扶风班氏的远祖第11-13页
     ·两汉扶风班氏的近祖第13-15页
   ·两汉扶风班氏家族主干的传承和扶风班氏家族的构成第15-16页
第三章 两汉扶风班氏家族的家族特征与家风家学第16-25页
   ·家族特征第16-20页
     ·传承方式第16-17页
     ·基本特征第17页
     ·家族精神第17-18页
     ·两汉扶风班氏家族人才辈出、文武兼备的原因第18-20页
   ·家学家风第20-25页
     ·外儒内道的思想传承第20-22页
     ·文武兼备的家风第22-23页
     ·文史并重的家学第23-25页
第四章 两汉扶风班氏家族代表人物的文学活动与成就第25-45页
   ·两汉扶风班氏家族文学活动的大背景和总体特征第25-26页
   ·两汉扶风班氏家族文学群体的共同特征与个性特点第26-45页
     ·班婕妤第26-30页
     ·班彪第30-35页
     ·班固第35-41页
     ·班超、班勇第41-42页
     ·班昭第42-45页
第五章 有关扶风班氏家族文学成就评价问题辩证第45-53页
   ·关于班固《咏史诗》是否成熟问题第45-47页
     ·文学史上对班固《咏史诗》成熟与否的看法第45页
     ·笔者对班固《咏史诗》成熟与否的观点第45-47页
   ·关于班婕妤《团扇诗》的真伪第47-49页
     ·文学史上关于班婕妤《团扇诗》真伪的观点第47-48页
     ·笔者对班婕妤《团扇诗》真伪的考订第48-49页
   ·关于班氏赋的评价第49-53页
     ·前人对班氏赋的评价第49-51页
     ·笔者对班氏赋作与前人评价的看法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注释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红楼梦》的情本思想
下一篇:白话公案小说中的判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