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基于资源观的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提要第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研究对象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4页
   ·本论文的章节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4-17页
     ·章节内容第14-15页
     ·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第17-37页
   ·主要概念界定第17-19页
     ·资源与能力第17-18页
     ·IT资源与IT能力第18-19页
   ·企业资源观理论第19-26页
     ·资源观的提出背景第19-20页
     ·传统的资源学派第20-22页
     ·企业能力理论第22-26页
   ·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第26页
   ·IT能力研究综述第26-32页
     ·IT能力的概念与结构研究综述第26-29页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综述第29-32页
   ·IT能力的内涵第32-36页
     ·租金收入模式第32-33页
     ·基于“准租”的IT能力概念的提出第33-34页
     ·IT能力的特征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IT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探索性研究第37-50页
   ·探索性研究概述第37-38页
   ·企业绩效第38-44页
     ·企业绩效的内涵及评价第38-40页
     ·基于IT能力的企业绩效构成体系第40-44页
   ·研究假设第44-45页
   ·研究设计第45-46页
     ·研究方法第45页
     ·样本选择第45-46页
   ·假设检验第46-47页
   ·研究结果探讨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IT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第50-77页
   ·IT能力的结构第50-64页
     ·IT基础设施第51-52页
     ·IT与组织资源协同能力第52-61页
     ·IT与战略对应能力第61-64页
   ·IT能力内在结构关系第64-66页
   ·IT能力影响企业绩效概念模型构建第66-76页
     ·业务流程的中介作用第66-69页
     ·研究假设第69-73页
     ·概念模型第73-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研究方法设计第77-92页
   ·问卷设计第77-87页
     ·问卷内容第77页
     ·问卷形式第77-78页
     ·变量测量体系的构建第78-86页
     ·问卷的预调研第86-87页
   ·数据获取第87-89页
     ·数据收集第87-88页
     ·样本基本情况第88-89页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第89-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解释第92-126页
   ·研究量表检验第92-99页
     ·信度分析第92-95页
     ·效度分析第95-99页
   ·控制变量对研究变量的影响第99-108页
     ·对企业产权性质的分析第100-102页
     ·对企业规模的分析第102-106页
     ·对企业成立年限的分析第106-107页
     ·对环境动态性的分析第107-108页
   ·假设检验第108-116页
     ·IT能力的内在关系第110页
     ·企业绩效不同构面关系第110-111页
     ·IT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第111-113页
     ·有关中间变量的假设检验第113-116页
   ·实证研究结果探讨第116-125页
     ·IT能力的内在结构关系第119页
     ·企业绩效不同构面关系第119-120页
     ·IT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第120-122页
     ·有关中间变量的影响第122-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七章 案例研究第126-142页
   ·案例选择第126页
   ·案例企业A第126-136页
     ·案例背景第126-127页
     ·企业信息化历程第127-128页
     ·案例分析第128-134页
     ·理论诠释第134-136页
   ·案例企业B第136-141页
     ·案例背景第136页
     ·企业信息化历程第136-137页
     ·案例分析第137-140页
     ·理论诠释第140-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42-148页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第142-146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46页
   ·研究展望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6页
附录 1 调查问卷第166-170页
附录 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170-172页
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72-173页
致谢第173-174页
摘要第174-177页
ABSTRACT第177-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
下一篇:我国房地产价格演化机理及其相关调控政策的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