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企业信用风险失真概述 | 第13-18页 |
·信用风险 | 第13-14页 |
·信用风险定义 | 第13页 |
·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 第13页 |
·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13-14页 |
·企业信用风险失真 | 第14-15页 |
·基本定义 | 第14页 |
·企业信用风险失真的影响 | 第14-15页 |
·常用的分析方法 | 第15-18页 |
·神经网络方法 | 第15页 |
·非参数统计方法 | 第15页 |
·参数统计方法 | 第15-18页 |
·专家系统与支持向量机方法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页 |
第三章 企业信用风险失真的判定及预测 | 第18-3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9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19-25页 |
·基于 Hodrick-Prescott 滤波的数据降维方法 | 第19-21页 |
·多类多维时序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 | 第21-24页 |
·企业信用风险失真的判定 | 第24-25页 |
·实证分析及说明 | 第25-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企业信用风险失真度的构建 | 第31-38页 |
·引言 | 第31页 |
·基本定义 | 第31-32页 |
·算法设计 | 第32-34页 |
·仿真实验 | 第34-35页 |
·实证分析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页 |
第五章 存在欺诈销售行为的企业信用风险预警 | 第38-4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39-40页 |
·道德因素在信用评价中的引入 | 第40-43页 |
·道德可信度的定义和量化 | 第40-42页 |
·联合效应分析 | 第42-43页 |
·引入道德因素建立 Logistic 回归预警模型 | 第43-46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43页 |
·研究指标的选取 | 第43-4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模型的预测检验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49-50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49页 |
·研究前景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2-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入的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