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5页 |
·几种信任类型的区分 | 第11-13页 |
·信任与诚信、信用、信誉的关系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工程信任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构思 | 第19-4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37页 |
·工程信任本质的研究 | 第19-22页 |
·工程信任作用结果的研究 | 第22-25页 |
·工程信任演变过程的研究 | 第25-28页 |
·工程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8-36页 |
·工程信任建立途径的研究 | 第36-37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37-39页 |
·本研究的构思 | 第39-43页 |
·研究内容的界定 | 第39页 |
·研究假设 | 第39-41页 |
·研究构思图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工程信任影响因素的识别 | 第43-75页 |
·研究方法 | 第43-52页 |
·量表设计 | 第43-49页 |
·数据收集 | 第49-50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0-52页 |
·研究结果 | 第52-65页 |
·工程信任影响因素分类 | 第52-63页 |
·项目背景差异分析 | 第63-65页 |
·结果讨论 | 第65-75页 |
·业主方与承包方具有不同的信任需求 | 第65-69页 |
·工程信任呈现明显的关系取向性 | 第69-71页 |
·工程信任源于合作双方的情感互动 | 第71-72页 |
·信任行为的演化趋势 | 第72-75页 |
第四章 工程信任影响因素的反馈性讨论 | 第75-85页 |
·访谈设计 | 第75-76页 |
·样本 | 第75页 |
·访谈提纲 | 第75-76页 |
·访谈记录程序 | 第76页 |
·访谈结果 | 第76-80页 |
·关系、合同与信任 | 第76-77页 |
·业主方与承包方的信任差异 | 第77-78页 |
·信任行为的过程变化特征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附录1信任访谈提纲 | 第82页 |
·附录2访谈记录例子 | 第82-85页 |
第五章 加强工程信任的策略建议 | 第85-101页 |
·优化工程信任建立的制度环境 | 第85-90页 |
·加强立法,建立以法律为基础的信任保障体系 | 第85-87页 |
·严格执法,实现“履约者奖励,违约者惩罚” | 第87-88页 |
·完善建筑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强化信用信息披露机制 | 第88-90页 |
·强化工程信任维系的关系管理 | 第90-96页 |
·健全声誉机制,促进双方交易关系长期化 | 第90-91页 |
·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增进双方的情感发展 | 第91-95页 |
·加强心理契约管理,促进双方行为良性互动 | 第95-96页 |
·细化工程师职业道德准则──构建工程信任的长效机制 | 第96-101页 |
·履行合同──工程师的必尽之责 | 第98页 |
·合理关照──工程师的应尽之责 | 第98-99页 |
·善举──工程师的愿尽之责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全文总结 | 第101-103页 |
·研究不足 | 第103页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103-105页 |
附录 A | 第105-107页 |
附录 B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