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6-7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6页 |
·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 第6-7页 |
二、常用的公司估值方法和估值模型 | 第7-16页 |
·绝对估值方法 | 第7-10页 |
·红利折现方法 | 第7-8页 |
·现金流折现法 | 第8-9页 |
·账面价值法(重置成本法)与清算价值法 | 第9页 |
·期权定价法 | 第9-10页 |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评估指标法 | 第10页 |
·相对估值方法 | 第10-15页 |
·市盈率法 | 第11-14页 |
·PEG指标估值(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 | 第14页 |
·托宾Q值方法 | 第14-15页 |
·混合评估法 | 第15页 |
·上市公司估值需注意的问题 | 第15-16页 |
·估值方法的选择 | 第15-16页 |
·如何提高公司估值的准确性 | 第16页 |
三、我国券商类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探讨 | 第16-34页 |
·目前我国证券行业特点和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我国券商主要业务构成及变化趋势分析 | 第21-27页 |
·主要业务构成情况 | 第21-22页 |
·各部分业务变化趋势分析 | 第22-27页 |
·券商类上市公司价值评估难点分析 | 第27-29页 |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制约着估值方法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我国券商业绩波动大,难以预测 | 第28页 |
·券商各项业务日益多样化、综合化,盈利模式不尽相同,定价难度较大 | 第28-29页 |
·券商无形资产评估困难 | 第29页 |
·人力资本的度量较难 | 第29页 |
·估值方法的选择 | 第29-34页 |
·采用绝对估值法对我国券商类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 第30页 |
·相对估值法是对券商类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较好方法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四、相对估值法对券商类上市公司的估值应用 | 第34-45页 |
·行业相对合理市盈率的确定 | 第34-36页 |
·按照成熟市场FED模型测算 | 第34页 |
·历史数据对比分析 | 第34-36页 |
·盈利预测 | 第36-38页 |
·成交量预测 | 第36-37页 |
·盈利预测 | 第37-38页 |
·PE估值 | 第38-39页 |
·分部加总估值 | 第39-43页 |
·上市券商不同的业务构成使单一的市盈率估值方法并不完备 | 第39-40页 |
·分部加总估值方法的具体应用 | 第40-42页 |
·分部估值方法的优点 | 第42-43页 |
·使用分部估值法需注意的问题 | 第43页 |
·利用PB估值寻求长期价值目标和安全边界 | 第43-44页 |
·总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