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从休闲时代说起 | 第9页 |
·全国各地掀起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的浪潮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0-19页 |
·城市湖泊型公园的概念划定 | 第10-18页 |
·城市湖泊型公园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8-19页 |
·南京玄武湖公园作为实例研究对象的优势 | 第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文献检索查阅法 | 第20页 |
·问卷和访问调查法 | 第20页 |
·行为观察法 | 第20页 |
·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2 基础研究分析 | 第22-31页 |
·相关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休闲与闲暇 | 第22页 |
·旅游与游憩 | 第22-23页 |
·休闲、旅游与游憩的辨析 | 第23页 |
·公园与城市公园 | 第23-24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24-31页 |
·休闲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24-27页 |
·游客游憩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27-28页 |
·城市湖泊相关研究 | 第28-31页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第31-32页 |
·环境知觉格式塔理论 | 第31页 |
·杨盖尔的交往理论 | 第31-32页 |
·认知地图理论 | 第32页 |
·休闲相关理论 | 第32-35页 |
·休闲的需求 | 第32-33页 |
·休闲游憩空间 | 第33页 |
·休闲时代与休闲理念的特征 | 第33-35页 |
4 南京玄武湖公园游客游憩行为调查 | 第35-69页 |
·南京玄武湖公园背景概述 | 第35-40页 |
·玄武湖公园自然概况 | 第35-36页 |
·历史沿革 | 第36-37页 |
·规划总述 | 第37-38页 |
·游客现状 | 第38-40页 |
·南京玄武湖公园实地调查分析 | 第40-69页 |
·操作流程 | 第40页 |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1-53页 |
·玄武湖公园实地观察与分析 | 第53-69页 |
5 城市湖泊型公园游憩行为与游憩空间分析 | 第69-84页 |
·城市湖泊型公园游客心理特征 | 第69页 |
·亲水性 | 第69页 |
·安全性 | 第69页 |
·生理性 | 第69页 |
·城市湖泊型公园游客游憩行为分析 | 第69-76页 |
·陆地游憩活动 | 第70-74页 |
·滨水游憩活动 | 第74-76页 |
·城市湖泊型公园游憩空间使用分析 | 第76-84页 |
·绿地空间城市湖泊型公园的生态空间 | 第76-78页 |
·水域空间城市湖泊型公园的特征空间 | 第78-80页 |
·湖岸线空间城市湖泊型公园的边缘空间 | 第80-84页 |
6 基于休闲理念的城市湖泊型公园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议 | 第84-91页 |
·休闲理念对城市湖泊型公园的影响 | 第84-86页 |
·城市文化历史的延续与解读 | 第84页 |
·城市自然资源的保值增值 | 第84页 |
·公园功能与内容的延展 | 第84-85页 |
·游憩空间的多样构成 | 第85页 |
·公园建设的人性回归 | 第85-86页 |
·基于休闲理念的城市湖泊型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第86-89页 |
·亲水景观营造策略 | 第86页 |
·植物景观配置策略 | 第86-87页 |
·休闲活动设计策略 | 第87-88页 |
·休闲空间塑造策略 | 第88页 |
·休闲设施体验策略 | 第88-89页 |
·南京玄武湖公园改进策略与建议 | 第89-91页 |
·根据游客使用情况,对部分公共设施进行改造 | 第89页 |
·根据空间使用情况,对部分滨水景观进行改造 | 第89页 |
·挖掘历史文化,彰显公园特色 | 第89-90页 |
·注意营造可参与场所 | 第90页 |
·其他建议 | 第90-91页 |
7 结语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附录一 | 第95-98页 |
附录二 | 第98-114页 |
附录三 | 第114-118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118-120页 |
英文详细摘要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