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浸渗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真空浸渗生产线控制系统 | 第10-11页 |
·国内真空浸渗生产线控制系统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2 系统硬件及底层结构的研究 | 第14-31页 |
·引言 | 第14页 |
·生产工艺及结构概述 | 第14-18页 |
·真空浸渗生产工艺 | 第14-15页 |
·真空浸渗生产线结构 | 第15-18页 |
·控制器的功能研究 | 第18-19页 |
·控制对象的动作 | 第18-19页 |
·控制器的选择 | 第19页 |
·PLC的选型分析 | 第19-23页 |
·输入输出点数估算 | 第19页 |
·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 第19-20页 |
·控制功能的选择 | 第20-21页 |
·机型的选择 | 第21-22页 |
·主机选型 | 第22-23页 |
·模拟量模块选型 | 第23页 |
·PLC地址分配 | 第23-27页 |
·硬件配置及电气回路研究 | 第27-30页 |
·主回路 | 第27-28页 |
·控制回路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3 手动与半自动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31-39页 |
·引言 | 第31页 |
·手动与自动控制方式下的功能分析 | 第31-32页 |
·手动控制方式的功能分析 | 第31页 |
·半自动控制方式的功能分析 | 第31-32页 |
·控制流程分析 | 第32-34页 |
·手动方式的控制流程 | 第32-33页 |
·半自动方式的控制流程 | 第33-34页 |
·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的研究 | 第34-37页 |
·手动方式的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 第34-36页 |
·半自动方式的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 第36-37页 |
·安全保障功能的研究 | 第37-38页 |
·硬件及软件互锁功能 | 第37-38页 |
·动作预警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4 自动控制方式的研究 | 第39-50页 |
·引言 | 第39页 |
·自动控制方式的功能分析 | 第39-40页 |
·自动控制方式的要求和特点 | 第39页 |
·自动控制方式的控制信号 | 第39-40页 |
·自动控制流程的研究 | 第40-42页 |
·工位状态分析 | 第40页 |
·行车状态分析 | 第40-41页 |
·控制流程 | 第41-42页 |
·自动控制方式的软件编程 | 第42-47页 |
·独立工位程序 | 第42-44页 |
·行车控制程序 | 第44-47页 |
·安全保障功能的研究 | 第47-49页 |
·行车运行的安全设计 | 第47-48页 |
·故障处理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5 模拟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50-57页 |
·引言 | 第50页 |
·PID控制理论 | 第50-52页 |
·PID控制概述 | 第50-51页 |
·PID控制原理 | 第51-52页 |
·基于PID的固化罐温度控制方法 | 第52-56页 |
·过程特性 | 第52页 |
·数学模型 | 第52-53页 |
·系统辨识 | 第53-55页 |
·参数整定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6 人机操作终端HMI的研究 | 第57-67页 |
·引言 | 第57页 |
·HMI的选型 | 第57-58页 |
·HMI编程软件的使用 | 第58-61页 |
·编辑界面 | 第58-59页 |
·向导功能 | 第59-60页 |
·上载和下传工程 | 第60-61页 |
·真空浸渗生产线HMI界面分析 | 第61-66页 |
·开机画面 | 第63页 |
·主界面 | 第63-64页 |
·各工位状态及操作界面 | 第64-65页 |
·报警画面 | 第65页 |
·操作提示画面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总结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