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古菌及超嗜热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的概述 | 第13-17页 |
·古菌的发现 | 第13-14页 |
·古菌的特征 | 第14页 |
·古菌的分类 | 第14-15页 |
·Sulfolobus tokodaii strain 7 | 第15-17页 |
·DNA复制、重组与修复 | 第17-30页 |
·DNA复制、重组与修复的关系 | 第17-20页 |
·研究超嗜热古菌DNA复制、重组与修复的意义 | 第20页 |
·PCNA概述 | 第20-27页 |
·DNA解旋酶Hel308/Hjm家族蛋白及其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Hjc核酸酶 | 第29-30页 |
·本试验的立题依据和基本思路 | 第30-31页 |
·立体依据 | 第30页 |
·基本思路 | 第30-31页 |
第二章 Sulfolobus tokodaii中三个PCNA亚基、Hjc和Ligase的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及三个PCNA亚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31-51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1-32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2页 |
·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 第32-39页 |
·S.tokodaii中三个PCNA,Hjc及Ligase基因的克隆 | 第32-35页 |
·S.tokodaii中三个PCNA,Hjc及Ligase五种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35-36页 |
·S.tokodaii中三个PCNA亚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 | 第36-39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9-49页 |
·S.tokodaii中三个PCNA,Hjc及Ligase基因的克隆 | 第40页 |
·S.tokodaii中三个PCNA,Hjc及Ligase五种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40-41页 |
·S.tokodaii中PCNA三亚基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 第4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Sulfolobus tokodaii中两种不同PCNA三聚体组成成分及其性质鉴定 | 第51-67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51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51页 |
·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 第51-59页 |
·S.tokodaii中PCNA2和PCNA3组成的三聚体组成成分鉴定 | 第51-56页 |
·S.tokodaii中两种PCNA三聚体的纯化 | 第56-57页 |
·S.tokodaii中PCNA三聚体对几种DNA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9-66页 |
·S.tokodaii中PCNA2和PCNA3组成的三聚体组成成分鉴定 | 第59-62页 |
·S.tokodaii中两种PCNA三聚体的纯化 | 第62-63页 |
·S.tokodaii中两种PCNA三聚体对几种DNA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Sulfolobus tokodaii中Hel308/Hjm解旋酶与StoHjc内切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67-73页 |
·引言 | 第67-68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68页 |
·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 第68-69页 |
·S.tokodaii中StoHjm与StoHjc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68-69页 |
·S.tokodaii中StoHjc对StoHjm解旋酶活性的影响 | 第69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69-72页 |
·S.tokodaii中StoHjm与StoHjc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69-71页 |
·S.tokodaii中StoHjc对StoHjm解旋酶活性的影响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7页 |
·总结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91页 |
附1:本文所使用的试剂及仪器 | 第77-79页 |
附2:本文所涉及的基因序列代码 | 第79-80页 |
附3:本文所涉及的蛋白序列代码 | 第80-81页 |
附4:本文所涉及的培养基 | 第81-83页 |
附5:用于PCR扩增的引物序列 | 第83-84页 |
附6:PCR扩增及双酶切的体系 | 第84-85页 |
附7:标记寡核苷酸体系 | 第85-86页 |
附8:本文涉及的缓冲液的配制 | 第86-89页 |
附9:试剂盒(OMEGA)操作说明书 | 第89-90页 |
附10:碱裂解法提取质粒操作步骤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9-11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