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1页 |
第一节 民族概况 | 第13-16页 |
一、地理分布与人口 | 第13-14页 |
二、社会文化背景 | 第14-16页 |
三、语言情况 | 第16页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语料收集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五节 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音系 | 第21-26页 |
第一节 声母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韵母 | 第22-23页 |
一、单元音韵母 | 第22页 |
二、复合元音韵母 | 第22-23页 |
三、韵母说明 | 第23页 |
第三节 声调 | 第23页 |
一、声调调值及例词 | 第23页 |
二、声调说明 | 第23页 |
第四节 音节结构 | 第23-24页 |
第五节 语流音变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词汇 | 第26-30页 |
第一节 构词法 | 第26-27页 |
一、单纯词 | 第26页 |
二、合成词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外来词 | 第27-28页 |
第三节 隐语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名词 | 第30-38页 |
第一节 名词前缀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名词的性 | 第31页 |
第三节 名词的数 | 第31-34页 |
第四节 指大与指小 | 第34页 |
第五节 有定与无定 | 第34-38页 |
第五章 代词 | 第38-52页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第38-41页 |
一、人称代词的数 | 第38-40页 |
二、人称代词的格 | 第40页 |
三、人称代词的性 | 第40页 |
四、人称代词的示证性 | 第40-41页 |
五、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第41页 |
第二节 强势代词 | 第41-42页 |
第三节 不定代词 | 第42-45页 |
第四节 指示代词 | 第45-48页 |
一、人称、事物指示 | 第45-46页 |
二、空间指示 | 第46-47页 |
三、时间指示 | 第47页 |
四、方式指示 | 第47-48页 |
五、程度指示 | 第48页 |
第五节 疑问代词 | 第48-52页 |
一、问人 | 第48-49页 |
二、问事物 | 第49-50页 |
三、问时间 | 第50页 |
四、问处所 | 第50页 |
五、问数目 | 第50页 |
六、问方式 | 第50-51页 |
七、问原因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数词 | 第52-58页 |
第一节 基数词 | 第52-53页 |
一、单纯数词 | 第52页 |
二、合成数词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序数词 | 第53-55页 |
一、一般次序 | 第53-54页 |
二、长幼次序 | 第54页 |
三、时间次序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分数 | 第55页 |
第四节 倍数 | 第55-56页 |
第五节 概数 | 第56-58页 |
第七章 量词 | 第58-70页 |
第一节 名量词 | 第58-66页 |
一、个体量词 | 第58-62页 |
二、集体量词 | 第62-63页 |
三、度量衡量词 | 第63-64页 |
四、时间单位量词 | 第64页 |
五、名量词的来源 | 第64-66页 |
第二节 动量词 | 第66-68页 |
第三节 数量结构的语序 | 第68页 |
第四节 量词的重叠 | 第68-69页 |
第五节 量词的句法功能 | 第69-70页 |
第八章 动词 | 第70-106页 |
第一节 动词的态 | 第70-73页 |
一、使役态 | 第70-72页 |
二、互动态 | 第72页 |
三、反身态 | 第72-73页 |
第二节 动词的趋向范畴 | 第73-76页 |
一、向心趋向 | 第73-74页 |
二、离心趋向 | 第74-75页 |
三、向上趋向 | 第75页 |
四、向下趋向 | 第75-76页 |
第三节 动词的体 | 第76-83页 |
一、即行体 | 第76-78页 |
二、始行体 | 第78-79页 |
三、状态变化体 | 第79页 |
四、将行体 | 第79-80页 |
五、进行体 | 第80-81页 |
六、完成体 | 第81-82页 |
七、持续体 | 第82-83页 |
八、曾行体 | 第83页 |
九、重复体 | 第83页 |
十、经常体 | 第83页 |
第四节 动词的示证范畴 | 第83-84页 |
第五节 动词的重叠 | 第84-85页 |
第六节 名动同形 | 第85页 |
第七节 名物化 | 第85-86页 |
一、动词的名物化 | 第85-86页 |
二、动词性短语的名物化 | 第86页 |
第八节 动词中的特殊小类 | 第86-93页 |
一、存在动词 | 第86-89页 |
二、助动词 | 第89-91页 |
三、心理动词 | 第91-92页 |
四、系动词 | 第92-93页 |
第九节 改变配价的方式 | 第93-95页 |
一、增加论元的方式 | 第93-94页 |
二、减少论元的方式 | 第94-95页 |
第十节 表示动作状态的动词 | 第95-100页 |
一、(?)ε~(55) | 第95-96页 |
二、ka~(31) | 第96页 |
三、k(?)~(55) | 第96-97页 |
四、pa~(31) | 第97页 |
五、tv~(33) | 第97页 |
六、tshu~(31) | 第97-98页 |
七、tsu~(33) | 第98-99页 |
八、zu~(33) | 第99-100页 |
九、ta~(33) | 第100页 |
第十一节 动词的语法化 | 第100-106页 |
一、kh(?)~(31)"回"的语法化 | 第101-102页 |
二、pi~(31)"给"的语法化 | 第102-104页 |
三、Ia~(31)"来"的语法化 | 第104-106页 |
第九章 形容词 | 第106-114页 |
第一节 性质形容词 | 第106-108页 |
一、性质形容词的程度加强 | 第106-107页 |
二、部分形容词能构成使动态 | 第107页 |
三、形容词的名物化 | 第107-108页 |
第二节 状态形容词 | 第108-109页 |
第三节 形容词重叠加m(?)~(31)"不"表示选择疑问 | 第109-110页 |
第四节 形容词的句法功能 | 第110-114页 |
一、形容词作定语 | 第110页 |
二、形容词作状语 | 第110页 |
三、形容词作补语 | 第110-111页 |
四、形容词作谓语 | 第111-114页 |
第十章 副词 | 第114-125页 |
一、程度副词 | 第114-115页 |
二、范围副词 | 第115-116页 |
三、时间副词 | 第116-117页 |
四、否定副词 | 第117-124页 |
五、方式副词 | 第124-125页 |
第十一章 连词 | 第125-139页 |
一、(?)ε~(33) | 第125-131页 |
二、vε~(33) | 第131-135页 |
三、xiε~(55) | 第135-136页 |
四、kiε~5xiε~(33) | 第136页 |
五、tiε~(31)xiε~(33) | 第136-137页 |
六、t(?)iu~(55)……vε~(33)“一……就”、“刚……就”。 | 第137-138页 |
七、其它连词举例 | 第138-139页 |
第十二章 助词 | 第139-160页 |
一、kiε~(55)(?)ε~(33) | 第139-142页 |
二、l(?)~(33) | 第142-145页 |
三、L(?)~(33)(?)ε~(33) | 第145-146页 |
四、tiε~(31) | 第146-151页 |
五、t(?)ε~(33) | 第151页 |
六、ti~(31) | 第151-152页 |
七、p(?)~(53) | 第152页 |
八、kiε~(55) | 第152页 |
九、xiε~(33) | 第152-153页 |
十、vi~(31) | 第153-154页 |
十一、l(?)~(31) | 第154页 |
十二、ma~(31) | 第154-155页 |
十三、kui~(33) | 第155页 |
十四、(?)i~(33) | 第155-160页 |
第十三章 感叹词 | 第160-161页 |
第十四章 简单结构 | 第161-179页 |
第一节 并列短语 | 第161-162页 |
第二节 名词性短语的语序 | 第162-166页 |
一、名词与名词的语序 | 第163页 |
二、名词与领属定语的语序 | 第163-164页 |
三、名词与形容词的语序 | 第164页 |
四、名词与指示代词的语序 | 第164-165页 |
五、名语与量词结构的语序 | 第165页 |
六、名词与关系从句的语序 | 第165-166页 |
七、名词多项修饰成分共现 | 第166页 |
第三节 连动结构 | 第166-175页 |
一、连动结构的界定 | 第166-169页 |
二、连动结构的分类 | 第169-173页 |
三、连动结构中的语法化 | 第173-175页 |
四、倾向于出现于连动结构中的动词 | 第175页 |
第四节 句中成分的基本语序 | 第175-177页 |
一、动词与宾语的语序 | 第175页 |
二、动词与方式副词的语序 | 第175页 |
三、动词与否定副词的语序 | 第175-176页 |
四、动词与否定副词、方式副词共现的语序 | 第176页 |
五、形容词与程度副词的语序 | 第176页 |
六、形容词与否定副词的语序 | 第176-177页 |
第五节 谓语动词的结构 | 第177-178页 |
第六节 句子的语序 | 第178-179页 |
第十五章 几种特殊的小句 | 第179-197页 |
第一节 系词句 | 第179-182页 |
一、充当表语的成分 | 第179-180页 |
二、常用的系词 | 第180页 |
三、系词隐现的条件 | 第180-181页 |
四、语义分类 | 第181-182页 |
第二节 比较句 | 第182-188页 |
一、差比句 | 第182-187页 |
二、时间递比句 | 第187页 |
三、等比句 | 第187-188页 |
第三节 话题句 | 第188-197页 |
一、分类 | 第188-192页 |
二、充当话题的主要成分 | 第192-195页 |
三、特殊的话题结构 | 第195-197页 |
第十六章 句类 | 第197-212页 |
第一节 陈述句 | 第197页 |
第二节 疑问句 | 第197-207页 |
一、表达疑问的语法手段 | 第198页 |
二、疑问句的分类 | 第198-207页 |
第三节 祈使句 | 第207-209页 |
一、请求/建议 | 第207-208页 |
二、命令/敦促 | 第208-209页 |
三、劝阻/禁止 | 第209页 |
第四节 感叹句 | 第209-212页 |
第十七章 复杂结构 | 第212-228页 |
第一节 关系从句 | 第212-216页 |
一、关系从句的类型 | 第212-213页 |
二、充当中心词的句法成分 | 第213-214页 |
三、限定词的位置 | 第214-215页 |
四、关系从句中与中心词相对应的成分 | 第215页 |
五、小句中被关系化的成分 | 第215-216页 |
六、关系从句和中心词之间加表示领属的虚词γш~(33) | 第216页 |
第二节 补足语从句 | 第216-218页 |
第三节 并列复句 | 第218-224页 |
一、并列关系复句 | 第218-221页 |
二、顺承关系复句 | 第221页 |
三、递进关系 | 第221-222页 |
四、解说关系复句 | 第222页 |
五、转折关系复句 | 第222-223页 |
六、选择关系复句 | 第223-224页 |
第四节 状语从句 | 第224-228页 |
一、时间状语从句 | 第224-225页 |
二、目的状语从句 | 第225页 |
三、方式状语从句 | 第225页 |
四、原因状语从句 | 第225-226页 |
五、条件状语从句 | 第226-227页 |
六、时态呼应链 | 第227-228页 |
全文结语 | 第228-230页 |
参考文献 | 第230-233页 |
附录一:叫魂词、对话 | 第233-243页 |
火把节叫魂词 | 第233-243页 |
对话1 | 第239-240页 |
对话2 | 第240-243页 |
附录二:长篇语料 | 第243-292页 |
故事1:一条丑母狗 | 第243-250页 |
故事2:葫芦生小孩 | 第250-256页 |
故事3:猴子和土狗的来历 | 第256-257页 |
故事4:聪明的媳妇 | 第257-258页 |
故事5:布谷鸟的来历 | 第258-259页 |
故事6:水牛的来历 | 第259-261页 |
故事7:龙塘的传说 | 第261-263页 |
故事8:过年猪 | 第263-275页 |
故事9:抓鱼 | 第275-280页 |
故事10:为什么豹子不吃水牛 | 第280-283页 |
故事11:做人要行善 | 第283-284页 |
风俗1:结婚风俗 | 第284-286页 |
风俗2:殡葬习俗 | 第286-288页 |
苦聪历史 | 第288-290页 |
食品制作1:如何制作豆腐 | 第290-291页 |
食品制作2:如何制作魔芋 | 第291-292页 |
附录三:分类词汇 | 第292-3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37-3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