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0-11页 |
·研究流程与论文构架 | 第11-14页 |
2 文献回顾与三资企业劳资冲突影响因素的一般分析 | 第14-25页 |
·国内外学者关于劳资冲突的研究回顾 | 第14-20页 |
·西方学者关于劳资冲突研究的代表性观点 | 第14-16页 |
·西方学者有关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的新动向 | 第16-18页 |
·我国学者关于劳资冲突管理的研究 | 第18-20页 |
·三资企业劳资冲突影响因素的一般分析 | 第20-25页 |
·环境因素 | 第20-21页 |
·人口统计学因素 | 第21-22页 |
·组织因素 | 第22-25页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5-32页 |
·调查对象 | 第25页 |
·研究变量的确定 | 第25-27页 |
·文献分析法选取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访谈法修正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问卷构成与数据分析方法 | 第28-32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28-29页 |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第29-30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4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 第32-49页 |
·样本基本资料的分析 | 第32-33页 |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33-34页 |
·三资企业劳资冲突影响因素的组成维度分析 | 第34-37页 |
·雇员认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38-45页 |
·基于性别的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基于年龄的差异分析 | 第39-41页 |
·基于学历的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基于本公司工龄的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基于工作性质的差异分析 | 第43-45页 |
·三资企业劳资冲突影响因素组成维度与劳资冲突的回归分析 | 第45-49页 |
·组成维度与劳资冲突的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组成维度与劳资冲突的回归分析 | 第46-49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9-58页 |
·研究结论 | 第49-52页 |
·建议与措施 | 第52-57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 第52-54页 |
·改进企业管理模式 | 第54-55页 |
·营造优良的企业环境 | 第55-56页 |
·运用精神激励 | 第56-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A | 第63-64页 |
附B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