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导论 | 第8-14页 |
·选题由来及意义 | 第8-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涉华报道 | 第9页 |
·报道倾向性 | 第9-10页 |
·报道基调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本选题创新点 | 第12页 |
·理论支撑 | 第12-14页 |
·议程设置理论 | 第12-13页 |
·框架理论 | 第13-14页 |
2 福田时期《朝日新闻》涉华报道倾向性表现 | 第14-24页 |
·《朝日新闻》概况 | 第14-15页 |
·涉华报道基本情况分析 | 第15-24页 |
·报道数量及分布 | 第15-16页 |
·报道主题 | 第16-21页 |
·新闻图片的使用 | 第21页 |
·新闻来源 | 第21-22页 |
·报道基调 | 第22-24页 |
3 从典型议题看《朝日新闻》涉华报道倾向性特点及原因分析 | 第24-44页 |
·近年来《朝日新闻》涉华报道倾向性回顾 | 第24-25页 |
·报道主题:集中在政治、经济、外交三大领域 | 第24-25页 |
·报道基调:中性报道为主,负面报道比例相对较大 | 第25页 |
·典型议题分析 | 第25-38页 |
·关于拉萨3.14事件的报道 | 第25-28页 |
·关于胡锦涛主席访日的报道 | 第28-31页 |
·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报道 | 第31-34页 |
·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 | 第34-38页 |
·福田时期《朝日新闻》涉华报道倾向性特点 | 第38-41页 |
·报道数量更大,涉及领域更广 | 第38页 |
·社会类报道上升为报道重点 | 第38-39页 |
·正面积极报道比例上升 | 第39-41页 |
·福田时期《朝日新闻》涉华报道倾向性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朝日新闻》报道方针及重视涉华报道的传统 | 第41页 |
·国家利益优先原则的限制 | 第41-42页 |
·文化差异的制约 | 第42页 |
·中国国内信息公开环境的影响 | 第42-44页 |
4 针对《朝日新闻》涉华报道倾向性,探索国内相关对策 | 第44-50页 |
·增进相互理解,缩小认知差距 | 第44-45页 |
·增强文化包容性 | 第44-45页 |
·增强双方的文化交流互动 | 第45页 |
·推动文化输出,优化国家形象 | 第45页 |
·提高媒体对外传播实力 | 第45-47页 |
·提高媒体的信誉和国际竞争力 | 第46页 |
·掌握对外传播技巧 | 第46页 |
·加强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 | 第46-47页 |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47-50页 |
·加强媒体间的交流与协作 | 第47-48页 |
·为境外媒体提供开放的采访环境 | 第48-49页 |
·主动把握话语权,有效引导国际舆论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