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规律性探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0页
   ·研究综述第9-14页
   ·关键词解释第14-17页
     ·新媒体时代第14-15页
     ·科学传播第15-16页
     ·传播规律第16-17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7-18页
     ·理论意义第17页
     ·应用价值第17-18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创新点第18-20页
2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现状分析第20-27页
   ·新媒体时代社会现状分析第20-23页
     ·知识经济社会科普地位提高第20-21页
     ·信息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第21-22页
     ·技术发展缔造新兴媒体神话第22-23页
   ·新媒体时代传播现状分析第23-27页
     ·新媒体时代带来多元化传播第23-24页
     ·新媒体时代重塑媒介传播格局第24-27页
3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要素的规律性分析第27-37页
   ·科学信息来源分析第27-29页
     ·科学信息来源多样化第27-28页
     ·科学信息真伪辨别难度加大第28-29页
   ·科学传播渠道分析第29-31页
     ·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和快捷性第29-30页
     ·传播空间的无限泛化和往复循环第30-31页
   ·科学传播表现形式分析第31-33页
     ·科学传播符号的变化第31-32页
     ·科学传播总量的变化第32页
     ·科学传播质量的变化第32-33页
     ·科学传播技巧的变化第33页
   ·科学传播者和接受者分析第33-37页
     ·科学传受者的消解融合第33-34页
     ·科学传播把关人的弱化第34-35页
     ·两者新传媒素养要求的提高第35-37页
4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新模式的构建第37-47页
   ·国内外学者构建的几种科学传播模式第37-42页
     ·Shapin学者构建的Canonical Account模式第37页
     ·刘华杰构建的四种科学传播模式第37-39页
     ·韩建民构建的六种科学传播模式第39-40页
     ·对以上三位学者构建的模式的分析第40-42页
   ·构建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新模式第42-47页
     ·构建科学传播模式的基本思路第42页
     ·架构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模式第42-47页
5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良性发展的路径第47-52页
   ·政府方面的应对第47-48页
     ·作为管理者:加强科学传播与新媒体多方合作第47-48页
     ·作为监督者:合理引导科学传播过程的舆论多元化第48页
     ·作为传播者:增加传播信息透明度减少不确定性第48页
   ·媒体方面的应对第48-50页
     ·资源整合上:充分利用新媒体跨媒体整合的多样性第49页
     ·具体内容上:启用小众化编排模式及图文内容整合第49页
     ·总体反馈上:重视科学传播互动过程各方信息反馈第49-50页
   ·传播者及受众的应对第50-52页
     ·提高传受双方的新传媒素养及科学素养第50页
     ·担任传播者时,加强科学大众化意识把握传播特性第50-51页
     ·担任接受者时,做到积极的信息反馈及意见的提出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田时期《朝日新闻》涉华报道倾向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党报经营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