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商用车驾驶室内低频声振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模态分析技术研究 | 第8-12页 |
·模态分析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模态分析技术的分类 | 第10-11页 |
·模态分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 第11-12页 |
·驾驶室声固耦合研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13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6页 |
第2章 模态分析与声固耦合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模态分析理论 | 第16-19页 |
·实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6-17页 |
·频响函数 | 第17-18页 |
·模态参数识别理论 | 第18-19页 |
·声学有限元理论方程 | 第19-22页 |
·声学基础 | 第20-21页 |
·声固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方程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全装备驾驶室约束模态分析 | 第24-42页 |
·全装备驾驶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30页 |
·有限元软件及其功能的简要介绍 | 第24页 |
·详细驾驶室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内饰、外饰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连接方式的模拟 | 第27-28页 |
·全装备驾驶室有限元模型 | 第28页 |
·悬置驾驶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全装备驾驶室模态仿真分析 | 第30-35页 |
·驾驶室内饰材料介绍及其属性的确定 | 第30-32页 |
·计算模态分析结果 | 第32-35页 |
·全装备驾驶室约束模态实验分析 | 第35-41页 |
·实验对象及支撑方式 | 第35-36页 |
·激励方式和激励点的选择 | 第36-37页 |
·模态试验的步骤 | 第37页 |
·试验模态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实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全装备驾驶室声固耦合模态分析 | 第42-56页 |
·驾驶室声腔详细模型的建立和模态分析 | 第42-45页 |
·驾驶室声腔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驾驶室空腔声学模态分析 | 第43-45页 |
·全装备驾驶室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45-50页 |
·内饰板件的简化 | 第46-47页 |
·座椅、卧铺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全装备驾驶室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简化空腔模型的建立和模态分析 | 第50-51页 |
·简化模型声固耦合系统的模态分析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56-60页 |
·论文总结与结论 | 第56-57页 |
·研究与展望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摘要 | 第65-67页 |
ABSTRACT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