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行政工作论文

学校组织的行动逻辑--行动者的观点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0-26页
 一、问题提出第10-13页
  (一) 现实学校行动现象解释的困惑第10-11页
  (二) 学校组织“本体”研究的不足第11-13页
  (三) 对学校组织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意义第13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3-18页
  (一) “学校变革与发展”领域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二) “学校组织管理与行为”领域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三) 学校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三、论题界定与行文思路第18-22页
  (一) 论题界定第18-21页
  (二) 行文思路第21-22页
 四、研究方法第22-23页
 五、研究个案第23-26页
  (一) D市A小学第23-24页
  (二) C市B小学第24-25页
  (三)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第25-26页
第一章 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一种隐喻第26-52页
 一、学校组织不同隐喻的回顾与评说第26-38页
  (一) 学校组织是“机器”:理性系统第27-29页
  (二) 学校组织是“有机体”:自然系统第29-33页
  (三) 学校组织是“文化”:文化学派第33-34页
  (四) 学校组织是“政治系统”:权力博弈第34-36页
  (五) 学校组织是“大脑”:学习型组织第36-38页
 二、“行动者”隐喻的现实与理论基础第38-48页
  (一) 学校组织的现实行动背景为“行动者”隐喻提供了可能第39-41页
  (二) 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为“行动者”隐喻提供了理论佐证第41-46页
  (三) 科尔曼“法人行动者”理论为“行动者”隐喻奠定基础第46-48页
 三、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的行动特征第48-52页
  (一) 学校组织的行动效应具有“整体性”第48-49页
  (二) 学校组织的行动选择具有“意向性”第49-50页
  (三) 学校组织的行动方式具有“独特性”第50-52页
第二章 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行动意向”如何生成?第52-80页
 一、学校组织“行动意向”生成的影响因素第52-71页
  (一) 个体行动者:学校组织的行动主体第52-61页
  (二) 学校组织的“硬”结构:对学校组织行动的规约第61-64页
  (三) 学校组织的“软”文化:对学校组织行动的形塑第64-71页
 二、学校组织“行动意向”的生成机制第71-80页
  (一) 校长在学校组织行动决策中的控制第73-74页
  (二) 学校组织成员的博弈制衡第74-77页
  (三) 学校组织的“自组织”调节第77-80页
第三章 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行动的逻辑第80-104页
 一、个案学校的组织行动实例第80-88页
  (一) D市A小学第80-82页
  (二) C市B小学第82-85页
  (三)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第85-88页
 二、学校组织行动的“目的理性”第88-98页
  (一) 经济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第90-93页
  (二) 制度理性:获得社会“合法性”第93-96页
  (三) 专业理性:践行专业价值与信仰第96-98页
 三、学校组织行动的“理性特征”第98-104页
  (一) 在整体行动中,学校组织维持三种目的理性的“平衡”以保障组织生存第98-99页
  (二) 在具体行动中,学校组织选择适合情境的“最佳”理性以取得满意效果第99-100页
  (三) 在全部行动中,学校组织坚持“偏好”理性的全面统筹以实现最大效用第100-104页
第四章 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行动改进与可能第104-122页
 一、提高学校领导者的专业行动素养第104-110页
  (一) 专业行动素养的核心是教育价值观第104-107页
  (二) 提高学校领导者专业行动素养的策略第107-110页
 二、改善学校组织内部的专业行动基础第110-115页
  (一) 建立健康合理的学校组织决策机制第111-113页
  (二) 创建专业民主的学校组织文化第113-115页
 三、采取渐进式的专业行动改进策略第115-122页
  (一) 遵循渐进式变革的行动智慧第115-117页
  (二) 保护技术优先性的行动设计第117-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0页
后记第130-132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性与秦汉社会
下一篇:基于GIS水处理厂最优位置的选取--以巴格达城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