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地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言 | 第9-26页 |
·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立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国内关于高校法律地位的研究 | 第13-16页 |
·国内关于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的研究 | 第16-20页 |
·境外关于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的研究 | 第20-24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6页 |
第2章 我国大学生法律地位的历史沿革 | 第26-35页 |
·大学地位的演变 | 第26-29页 |
·清朝末年大学地位 | 第26-27页 |
·中华民国时期大学地位 | 第27-28页 |
·1949年后中国高校的地位 | 第28-29页 |
·改革开放后大学的地位 | 第29页 |
·大学生法律地位的历史演变 | 第29-30页 |
·新中国建立后到1978年中国大学生法律地位 | 第29页 |
·1978年后大学生法律地位 | 第29-30页 |
·1999年后的大学生法律地位 | 第30页 |
·大学生的法律地位与大学发展的关系 | 第30-35页 |
·大学生的法律地位 | 第30-32页 |
·大学生法律地位与大学发展 | 第32-35页 |
第3章 我国大学生法律地位的现实考察与困境 | 第35-48页 |
·两种法律关系下的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现状 | 第35-38页 |
·行政法律关系下学生与高校的法律关系 | 第35-36页 |
·民事法律关系下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 | 第36-37页 |
·两种法律地位的冲突与制衡 | 第37-38页 |
·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的问题根源 | 第38-45页 |
·国家主义教育观的影响 | 第38-40页 |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传播 | 第40-44页 |
·主体法律地位发展的不完善 | 第44-45页 |
·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地位式微的制度根源 | 第45-48页 |
·规章不健全与民主制度缺失 | 第45-46页 |
·高校职能泛化与权力溢出 | 第46页 |
·教育行政的监督机制缺乏 | 第46-48页 |
第4章 我国大学生法律地位的实现途径 | 第48-64页 |
·大学生法律地位的回归 | 第48-51页 |
·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 | 第51-53页 |
·以人为本的法律主张 | 第53-54页 |
·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协调 | 第54-56页 |
·双方权力与诉求的约束 | 第56-60页 |
·司法监督与救济的完善 | 第60-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