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病毒缩略语表 | 第12-14页 |
细胞及其他缩略语表 | 第14-1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44页 |
·鱼类弹状病毒研究进展 | 第15-32页 |
·鱼类弹状病毒的分类 | 第15页 |
·鱼类弹状病毒的流行病学 | 第15-18页 |
·鱼类弹状病毒的理化特征 | 第18-20页 |
·鱼类弹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20-26页 |
·水疱性口膜炎病毒属 | 第20-23页 |
·粒外弹状病毒属 | 第23-26页 |
·弹状病毒的蛋白质功能 | 第26-32页 |
·核蛋白 | 第26-27页 |
·磷酸化蛋白 | 第27-28页 |
·基质蛋白 | 第28-29页 |
·糖蛋白 | 第29-31页 |
·非毒粒蛋白 | 第31页 |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蛋白 | 第31-32页 |
·鱼类病毒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32-42页 |
·细胞培养技术 | 第32-33页 |
·电镜技术 | 第33页 |
·免疫学检测技术 | 第33-36页 |
·中和实验 | 第34页 |
·免疫荧光技术 | 第34-35页 |
·免疫组化 | 第35页 |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 第35-36页 |
·核酸相关技术 | 第36-42页 |
·PCR | 第36-37页 |
·PCR-ELISA | 第37页 |
·Real-time PCR | 第37-39页 |
·环媒恒温扩增技术 | 第39-41页 |
·原位杂交 | 第41-42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42-44页 |
第2章 狗鱼幼鱼弹状病毒理化性质鉴定 | 第44-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6页 |
·细胞系和病毒 | 第44页 |
·试剂及培养基 | 第44-45页 |
·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45页 |
·细胞系对病毒的敏感性 | 第45页 |
·病毒在细胞中的最适生长温度 | 第45页 |
·氯仿敏感性 | 第45页 |
·IUdR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 第45-46页 |
·病毒对pH敏感性 | 第46页 |
·病毒对温度的敏感性 | 第46页 |
·电镜观察 | 第46页 |
·SDS-PAGE | 第46页 |
·结果 | 第46-50页 |
·细胞系对病毒的敏感性 | 第46-48页 |
·病毒在细胞中的最适复制温度 | 第48-49页 |
·部分理化特征 | 第49页 |
·电镜观察 | 第49-50页 |
·SDS-PAGE | 第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3章 PFRV全基因组克隆与分析 | 第52-8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8页 |
·病毒与细胞系 | 第5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2页 |
·RNA的提取 | 第52-53页 |
·引物设计和克隆策略 | 第53页 |
·RT-PCR扩增 | 第53-55页 |
·基因组两端的克隆 | 第55-56页 |
·TA克隆与测序 | 第56-57页 |
·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第57-58页 |
·结果 | 第58-80页 |
·RT-PCR扩增及测序结果 | 第58页 |
·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 第58-69页 |
·蛋白同源性比较结果 | 第69页 |
·多重序列比对结果 | 第69-80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80页 |
·讨论 | 第80-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第4章 RT-PCR检测狗鱼幼鱼弹状病毒的研究 | 第88-9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8-91页 |
·病毒和细胞系 | 第88页 |
·设备、试剂和培养基 | 第88-89页 |
·引物设计 | 第89页 |
·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89页 |
·病毒核酸的提取 | 第89页 |
·One Tube RT-PCR反应条件优化 | 第89-90页 |
·RT-PCR的特异性试验 | 第90页 |
·RT-PCR的灵敏度试验 | 第90-91页 |
·结果 | 第91-95页 |
·病毒滴度测定结果 | 第91页 |
·优化的组分配置及反应条件 | 第91-94页 |
·RT-PCR的特异性试验 | 第94页 |
·RT-PCR的灵敏度试验 | 第94-95页 |
·讨论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第5章 TaqMan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狗鱼幼鱼弹状病毒 | 第97-10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7-99页 |
·病毒及细胞 | 第97页 |
·设备与试剂 | 第97页 |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 第97-98页 |
·病毒核酸的提取 | 第98页 |
·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98页 |
·实时荧光RT-PCR条件优化 | 第98页 |
·数据分析 | 第98-99页 |
·实时荧光RT-PCR的特异性试验 | 第99页 |
·实时荧光RT-PCR的重复性试验 | 第99页 |
·实时荧光RT-PCR的灵敏度试验 | 第99页 |
·结果 | 第99-101页 |
·病毒滴度测定结果 | 第99页 |
·实时荧光RT-PCR反应条件优化 | 第99页 |
·实时荧光RT-PCR的特异性试验 | 第99-100页 |
·实时荧光RT-PCR的重复性试验 | 第100-101页 |
·实时荧光RT-PCR的灵敏度试验 | 第101页 |
·讨论 | 第101-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6章 环媒恒温扩增技术检测狗鱼幼鱼弹状病毒 | 第104-11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04-107页 |
·病毒及细胞 | 第104页 |
·设备与试剂 | 第104页 |
·RT-LAMP引物的设计 | 第104-105页 |
·病毒核酸的提取 | 第105页 |
·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105-106页 |
·RT-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106页 |
·RT-LAMP结果观察 | 第106页 |
·RT-LAMP的特异性试验 | 第106-107页 |
·RT-LAMP的灵敏度试验及与RT-PCR、实时荧光RT-PCR灵敏度的比较 | 第107页 |
·结果 | 第107-111页 |
·病毒滴度测定结果 | 第107页 |
·RT-LAMP反应条件优化 | 第107-109页 |
·不同的结果观察方法比较 | 第109页 |
·RT-LAMP的特异性试验 | 第109-110页 |
·RT-LAMP的灵敏度试验及与RT-PCR、实时荧光RT-PCR灵敏度的比较 | 第110-111页 |
·讨论 | 第111-112页 |
·小结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38页 |
附录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