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1页 |
·木聚糖酶的性质和催化功能 | 第12页 |
·木聚糖酶的应用 | 第12-14页 |
·木聚糖酶在饲料工业方面的应用 | 第12-13页 |
·木聚糖酶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 | 第13页 |
·木聚糖酶在造纸工业方面的应用 | 第13-14页 |
·木聚糖酶在生物能源方面的应用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传统发酵法生产木聚糖酶 | 第15页 |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木聚糖酶 | 第15-16页 |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和烟草表达系统表达木聚糖酶 | 第16页 |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木聚糖酶 | 第16-18页 |
·木聚糖酶的分子改造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4页 |
·材料 | 第21-24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21页 |
·酶与试剂 | 第21页 |
·仪器 | 第21页 |
·培养基 | 第21-23页 |
·常用溶液配制 | 第23页 |
·载体图谱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34页 |
·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和木聚糖酶毕赤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 第24-29页 |
·木聚糖酶的表达和纯化 | 第29-32页 |
·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32页 |
·突变体木聚糖酶重组酵母诱导条件的探索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2页 |
·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和木聚糖酶毕赤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 第34-39页 |
·野生型木聚糖酶基因xylB和突变体基因ST7的PCR扩增 | 第34页 |
·木聚糖酶基因的TA克隆 | 第34-35页 |
·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36页 |
·木聚糖酶毕赤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 第36-39页 |
·木聚糖酶的表达和纯化 | 第39-43页 |
·木聚糖酶活性标准曲线绘制 | 第39页 |
·蛋白质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绘制 | 第39-40页 |
·高酶活性转化子的筛选 | 第40页 |
·木聚糖酶的分离纯化 | 第40-42页 |
·木聚糖酶比酶活性测定 | 第42-43页 |
·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43-46页 |
·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第43页 |
·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 | 第43-45页 |
·木聚糖酶的反应动力学常数 | 第45-46页 |
·野生型木聚糖酶和突变体木聚糖酶酶学特性比较 | 第46页 |
·突变体木聚糖酶重组酵母诱导条件的探索 | 第46-52页 |
·诱导培养基 | 第46-47页 |
·甲醇加入时机 | 第47页 |
·甲醇加入量 | 第47-48页 |
·起始细胞浓度 | 第48-49页 |
·培养pH | 第49页 |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诱导条件 | 第49-51页 |
·突变体木聚糖酶重组酵母的产酶曲线 | 第51-52页 |
4 总结与讨论 | 第52-56页 |
·总结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6页 |
·各种木聚糖酶的异源表达 | 第53页 |
·木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53-54页 |
·基因工程技术对黑曲霉木聚糖酶的改良 | 第54-56页 |
5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文章发表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