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导论 | 第12-13页 |
一、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特点 | 第13-23页 |
(一) 逐步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 第13-16页 |
1. 古典的管理理论将人视为“工具” | 第13-14页 |
2. 行为科学阶段提出“社会人”假设 | 第14-15页 |
3. 当代管理开启“以人为本”的新境界 | 第15-16页 |
(二) 对组织边界的认定逐步到位 | 第16-18页 |
1. 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为组织设置提供大体轮廓 | 第16-17页 |
2.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行政组织 | 第17-18页 |
3. 韦尔奇的“无边界管理” | 第18页 |
(三) 管理模式上从单独重视管理各要素向要素整合方向发展 | 第18-20页 |
(四) 管理决策上从经验决策走向科学决策 | 第20-23页 |
1. 经验决策阶段 | 第20页 |
2. 科学决策阶段 | 第20-21页 |
3. “软硬结合”的科学决策阶段 | 第21-23页 |
二、中国管理思想发展的特点 | 第23-35页 |
(一)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管理文化 | 第23-29页 |
1. 管理的核心是“人”将“修己”与“安人”并重 | 第23-25页 |
2. 管理中的行为注重“中庸” | 第25-26页 |
3. 以“义、利”为标准的控制体系 | 第26-29页 |
(二) 中国当代管理文化的发展 | 第29-35页 |
1. 改革开放前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代表的管理文化 | 第29-32页 |
2. 改革开放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 | 第32-33页 |
3. 世纪转折后的中国管理学发展 | 第33-35页 |
三、中西方管理思想对比分析 | 第35-44页 |
(一) 差异性分析 | 第35-40页 |
1. 思维模式的差异 | 第35-36页 |
2. 以家为中心与以个体为中心 | 第36-38页 |
3. 中国管理重“义”西方管理重“利” | 第38-39页 |
4. 中国管理重“柔”西方管理重“刚” | 第39-40页 |
(二) 中国管理对管理学发展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三) 西方管理对管理学发展的影响 | 第42-44页 |
四、中西方管理文化的融合趋势 | 第44-47页 |
(一) 管理学的发展必须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 | 第44-45页 |
(二) 管理过程必须突出规律性与权变性 | 第45页 |
(三) 管理中精确性和模糊性相结合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