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政策含义的分析

中文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6页
2 相关理论综述第6-9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第6-7页
     ·农业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第6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第6-7页
     ·本文的定义第7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第7页
   ·目前学术界对于测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第7-9页
     ·国际标准模型法第7-8页
     ·耕地劳动比例法第8页
     ·直接计算法第8页
     ·生产函数法第8-9页
3 模型修正及相关数据第9-19页
   ·对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FE的修正第9页
   ·通过最优化方法对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CE的修正第9-19页
     ·农业生产函数的估计第9-15页
       ·模型设定的经济学原理第9-10页
       ·模型设定第10页
       ·数据准备第10-14页
       ·计量结果及检验第14-15页
     ·最优就业量的估计第15-19页
       ·模型介绍第15-17页
       ·数据准备第17-18页
       ·最优化结果及检验第18-19页
   ·对直接计算法其他项的修正第19页
4 修正后的直接计算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第19-20页
5 修正方法的局限及其对结果的可能影响第20页
6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分析与建议第20-25页
   ·我国目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分析第21-25页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下降态势第21-22页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差甚远第22页
     ·从农村固定资产的产业投向来看,农业比重较低,制造业、服务业比重较高第22页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及变化特点第22-23页
     ·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特征第23-24页
       ·农户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人均支出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波动较大第23页
       ·若按用途分类,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以住宅投资为主,生产设备投资较少,水利投资微乎其微第23页
       ·若按产业投向划分,农户在农业和制造业上的投资较少,房地产业上的投资较多,在教育上的投资微乎其微第23-24页
     ·财政用于农村的投资占比重不仅相当低,而且呈递减趋势第24页
     ·外资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外商对华投资比重过低第24-25页
   ·结论和建议第25页
     ·从多方面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第25页
7 从制度层面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第25-26页
8 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政策的分析与建议第26-31页
   ·社会政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发展效应第26-27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政策的主要问题第27-29页
   ·完善社会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第29-31页
     ·把实现公正确立为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社会政策的基本价值理念,明确农村转移劳动力社会政策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原则第30页
     ·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第30-31页
     ·制定农村转移劳动力社会政策的公共支出制度第31页
     ·加快农村转移劳动力社会政策法制化的步伐第31页
     ·建立农村转移劳动力社会政策的统一协调机制第31页
9 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建议第31-36页
   ·制约农村教育建设的基本因素第32-33页
     ·薄弱的县乡村经济第32页
     ·农民增收乏力第32-33页
     ·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缺乏第33页
   ·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的建设第33-36页
     ·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体系第33-34页
     ·创建“多元互动”的农村教育模式第34页
     ·营造“和谐发展”的农村教育环境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股权激励的动机、成本和风险--基于中国股权激励实践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中国城镇居民人力资本个人收益率之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