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前言 | 第8-29页 |
| ·食品中的重金属 | 第8-17页 |
| ·砷 | 第8-11页 |
| ·铅 | 第11-14页 |
| ·镉 | 第14-17页 |
| ·室温离子液体 | 第17-23页 |
| ·离子液体的结构 | 第18-19页 |
| ·离子液体的性质 | 第19页 |
| ·离子液体的发展以及应用 | 第19-21页 |
| ·离子液体在萃取金属离子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 ·重金属的检测技术 | 第23-27页 |
|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第23页 |
| ·电化学分析法 | 第23-24页 |
| ·原子光谱法 | 第24-26页 |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质谱法 | 第26页 |
| ·生物化学方法 | 第26-27页 |
| ·光度分析法 | 第27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7-2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6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试剂及材料 | 第29页 |
|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9-30页 |
|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30-36页 |
| ·流动注射在线富集与原子荧光联用检测食品中的痕量砷 | 第30-32页 |
| ·离子液[C_4mim][PF_6]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痕量铅 | 第32-33页 |
| ·应用新型功能离子液体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食品中痕量镉 | 第33-3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56页 |
| ·流动注射在线富集与原子荧光联用检测食品中的痕量砷 | 第36-44页 |
| ·样品酸度的影响 | 第36页 |
| ·APDC的浓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样品和APDC流速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洗脱液浓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富集时间的影响 | 第39-40页 |
| ·KBH_4的浓度的影响 | 第40页 |
| ·L-半胱氨酸的浓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体系抗干扰能力研究 | 第41-42页 |
| ·FI-HG-AFS体系的分析特征量 | 第42-43页 |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43-44页 |
| ·离子液[C_4mim][PF_6]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铅 | 第44-49页 |
| ·Pb-DDTC螯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 ·离子液体[C_4mim][PF_6]用量的优化 | 第46页 |
| ·反萃取溶剂的选择 | 第46-47页 |
| ·离子液的循环利用 | 第47页 |
| ·体系抗干扰能力研究 | 第47-48页 |
| ·体系的分析特征量 | 第48页 |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48-49页 |
| ·应用新型功能离子液体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镉 | 第49-56页 |
| ·新型功能性离子液体的表征 | 第49-50页 |
| ·酸度的优化 | 第50-51页 |
| ·功能化离子液体浓度的优化 | 第51-52页 |
| ·反萃取溶剂的选择 | 第52-53页 |
| ·体系抗干扰能力研究 | 第53-54页 |
| ·体系的分析特征量 | 第54页 |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54-56页 |
| 4 结论 | 第56-57页 |
| 5 展望 | 第57-58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7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5-66页 |
| 8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