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半旱区耕作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11-12页 |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12页 |
·不同耕作方式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 第12-13页 |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13-14页 |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试验地点概况 | 第17-18页 |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9-20页 |
·形态指标测定 | 第19页 |
·光合作用参数测定 | 第19页 |
·土壤理化性状 | 第19-20页 |
·田间小气候 | 第20页 |
·产量 | 第20页 |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51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 | 第21-32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21-26页 |
·土壤容重 | 第21-22页 |
·田间持水量 | 第22-23页 |
·土壤硬度 | 第23-24页 |
·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及其模拟 | 第24-26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26-32页 |
·土壤呼吸作用 | 第26-27页 |
·土壤酶 | 第27-32页 |
·不同耕作处理农田生态效应 | 第32-37页 |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32-34页 |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对田间小气候影响 | 第36页 |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关系 | 第36-37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玉米群体质量的影响 | 第37-43页 |
·对出苗质量影响 | 第37-38页 |
·对群体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38-42页 |
·株高 | 第38-40页 |
·穗位高 | 第40页 |
·茎粗 | 第40-41页 |
·叶面积 | 第41-42页 |
·对倒伏率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43-48页 |
·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43-47页 |
·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耕作处理产量效应 | 第48-51页 |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48-50页 |
·对产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第51-56页 |
·讨论 | 第51-54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不同耕作处理农田生态效应 | 第52-53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53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 第53-54页 |
·产量效应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