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4页 |
·网络技术演进与“物联网”兴起 | 第13-15页 |
·研究对象及问题来源 | 第15-21页 |
·无线传感网络 | 第15-17页 |
·容迟网络 | 第17-19页 |
·问题来源 | 第19-21页 |
·传感网络拓扑控制关键问题 | 第21-22页 |
·本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22-24页 |
第2章 移动传感网拓扑覆盖统计特征 | 第24-55页 |
·本章引论 | 第24页 |
·传感网覆盖问题研究概述 | 第24-31页 |
·位置模型与感知模型 | 第25-26页 |
·主要理论方法 | 第26-27页 |
·覆盖问题分类及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覆盖算法小结 | 第30-31页 |
·基于排队网络的移动覆盖建模 | 第31-36页 |
·生灭过程与Jackson网络 | 第36-41页 |
·生灭过程 | 第36-37页 |
·开放式Jackson网络 | 第37-41页 |
·移动传感网拓扑覆盖统计特征 | 第41-47页 |
·仿真分忻 | 第47-54页 |
·移动模型 | 第47-48页 |
·北京市出租车路径数据 | 第48-49页 |
·移动覆盖仿真分析 | 第49-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基于二维元胞自动机的能量调度策略 | 第55-78页 |
·本章引论 | 第55-56页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56-58页 |
·元胞自动机简介 | 第56-58页 |
·基于生命游戏自动机的能量调度模型 | 第58-62页 |
·模型数学定义 | 第59-60页 |
·模型构成要素 | 第60-62页 |
·拓扑演化模式分类 | 第62-72页 |
·系统拓扑演化评价方法 | 第62-63页 |
·系统拓扑演化模式分类 | 第63-72页 |
·能量与连通和覆盖的折中关系 | 第72-73页 |
·能量视角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72页 |
·拓扑控制的能耗代价分析 | 第72-73页 |
·拓扑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3-76页 |
·初始条件对拓扑演化的影响 | 第74-75页 |
·网络规模对拓扑演化的影响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4章 局部信息感知的能量调度算法(LIc0) | 第78-100页 |
·本章引论 | 第78页 |
·拓扑控制研究综述 | 第78-85页 |
·节点能耗分析 | 第78-80页 |
·功率控制研究进展 | 第80-81页 |
·能量调度研究进展 | 第81-83页 |
·拓扑控制算法小结 | 第83-85页 |
·基于局部感知的LICO机制 | 第85-91页 |
·基本假设 | 第85-86页 |
·机制描述 | 第86-88页 |
·LICO算法流程 | 第88-89页 |
·LICO时序设计 | 第89-91页 |
·LICO机制评价 | 第91-98页 |
·LICO算法性能分析 | 第91-94页 |
·LICO算法代价分析 | 第94-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5章 异步更新局部感知能量调度算法(A-LIc0) | 第100-109页 |
·本章引论 | 第100页 |
·异步更新的能量调度模型 | 第100-104页 |
·A-LICO算法 | 第104-105页 |
·A-LICO算法性能分忻 | 第105-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09-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