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论文

航天继电器分断电弧及其抑制措施的仿真和实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6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4-15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航天继电器电弧仿真与实验的研究现状第17-24页
     ·低压电器电弧数学模型研究现状第17-19页
     ·航天继电器电弧仿真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燃弧气体-金属蒸汽混合等离子体热物理特性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直流电弧实验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直流电弧试验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3-24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航天继电器燃弧气体-银蒸汽混合等离子体热物理特性分析第26-55页
   ·引言第26页
   ·定压定温下电弧等离子体组份计算第26-36页
     ·电弧等离子体组份计算方法第26-28页
     ·组份粒子热化学数据计算第28-31页
     ·电弧等离子体组份计算结果第31-36页
   ·电弧等离子体热力学特性和输运系数计算方法第36-45页
     ·电弧等离子体热力学特性计算方法第36-37页
     ·电弧等离子体输运系数计算方法第37-42页
     ·电弧等离子体中粒子碰撞积分计算第42-45页
   ·气体-银蒸汽等离子体热力学特性和输运系数计算结果分析第45-53页
     ·N_2 和Ag-N_2 等离子体的热力学特性和输运系数第45-50页
     ·H_2 和Ag-H_2 等离子体的热力学特性和输运系数第50-52页
     ·He和Ag-He等离子体的热力学特性和输运系数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3章 热力学环境下航天继电器分断电弧仿真分析第55-79页
   ·引言第55页
   ·航天继电器直流电弧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5-63页
     ·电弧磁流体动力学模型第57-58页
     ·电极材料烧蚀量计算第58-60页
     ·几何模型和计算网格的更新第60-61页
     ·弧根区域鞘层的电导率等效第61-62页
     ·边界条件第62-63页
   ·静态电弧仿真分析第63-69页
     ·Ag-N_2 混合物中的静态电弧仿真分析第63-64页
     ·等离子体电导率和热导率对电弧参数的影响第64-66页
     ·考虑银蒸汽扩散时的静态电弧仿真分析第66-69页
   ·动态电弧仿真分析第69-74页
     ·纯N_2 中的分断电弧特性第69-70页
     ·考虑触头烧蚀条件下的分断电弧特性第70-74页
   ·热力学环境下航天继电器分断电弧特性分析第74-78页
     ·热力学环境分析第74-75页
     ·加速度条件下的分断电弧特性第75-76页
     ·极限温度下的分断电弧特性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4章 航天继电器分断电弧抑制措施第79-104页
   ·引言第79-80页
   ·不同气体下的电弧特性分析第80-87页
     ·航天继电器可用气体的热物理特性分析第80-82页
     ·气体对分断电弧温度的影响第82-84页
     ·不同气体中电弧特性比较第84-87页
   ·提高气体压强对电弧的抑制作用分析第87-90页
     ·不同压强下等离子体热物理特性分析第87-88页
     ·不同压强下电弧特性的仿真结果和分析第88-90页
   ·横向磁场对电弧的抑制作用分析第90-98页
     ·永磁体横向磁场的加载第90-91页
     ·横向磁场对电弧特性和烧蚀特性的影响第91-95页
     ·横向磁场作用下不同因素对电弧运动特性的影响第95-98页
   ·径向磁场对电弧的抑制作用分析第98-102页
     ·永磁体径向磁场的加载第98-99页
     ·径向磁场对电弧特性的影响第99-100页
     ·径向磁场作用下电流大小对电弧运动特性的影响第100-102页
   ·直流分断电弧抑制效果评价第102-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5章 航天继电器触头分断电弧特性的实验研究第104-127页
   ·引言第104页
   ·航天继电器电弧试验系统设计第104-111页
     ·系统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第104-105页
     ·试验系统设计第105-111页
   ·航天继电器直流分断电弧特性第111-121页
     ·无磁场时的分断电弧特性第112-114页
     ·横向磁场对电弧特性的影响第114-118页
     ·径向磁场对电弧特性的影响第118-121页
   ·电弧作用下的触头烧蚀特性第121-125页
     ·无磁场时的触头烧蚀特性第121-123页
     ·横向磁场对触头烧蚀特性的影响第123-125页
     ·径向磁场对触头烧蚀特性的影响第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结论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7-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个人简历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技术研究
下一篇:海上风力机气动特性及新型浮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