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混沌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混沌的定义和主要特征 | 第14-17页 |
·混沌的定义 | 第14-15页 |
·混沌的主要特征 | 第15-17页 |
·混沌同步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驱动-响应(P-C)同步 | 第17-18页 |
·主动-被动同步 | 第18-19页 |
·反馈同步法 | 第19页 |
·耦合同步法 | 第19页 |
·自适应同步法 | 第19-20页 |
·脉冲同步法 | 第20页 |
·基于观测器的同步法 | 第20-21页 |
·基于Backstepping的同步法 | 第21-22页 |
·神经网络同步法 | 第22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 第22-24页 |
第2章 基于Backstepping的不确定混沌系统同步 | 第24-39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Backstepping方法简述 | 第25-27页 |
·Backstepping方法实现不确定多涡卷混沌系统的同步 | 第27-33页 |
·多涡卷混沌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27-29页 |
·自适应反步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 第29-31页 |
·仿真实例 | 第31-33页 |
·Active Backstepping实现不确定超混沌系统的同步 | 第33-38页 |
·不确定Chen超混沌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33页 |
·控制器的设计 | 第33-36页 |
·仿真实例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不确定混沌系统同步 | 第39-49页 |
·引言 | 第39页 |
·混沌系统的观测器同步方法 | 第39-41页 |
·一类理想混沌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39-40页 |
·线性观测器混沌同步方法 | 第40-41页 |
·不确定混沌系统的积分观测器同步方法 | 第41-48页 |
·不确定混沌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41-42页 |
·自适应积分观测器同步混沌系统 | 第42-46页 |
·仿真实例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不确定混沌系统同步 | 第49-63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神经网络实现不确定混沌系统的同步 | 第50-55页 |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描述 | 第50-52页 |
·正交神经网络描述 | 第52-53页 |
·正交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 第53-55页 |
·正交神经网络积分观测器 | 第55-62页 |
·正交神经网络积分观测器的设计 | 第56-59页 |
·仿真实例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基于自适应的不确定混沌系统同步 | 第63-83页 |
·引言 | 第63页 |
·自适应控制实现不确定混沌系统的混合同步 | 第63-71页 |
·自适应控制原理 | 第63-64页 |
·自适应实现不确定混沌系统的混合同步 | 第64-67页 |
·仿真实例 | 第67-71页 |
·不确定混沌系统的广义投影同步 | 第71-81页 |
·同结构混沌系统的广义投影同步 | 第71-74页 |
·仿真实例 | 第74-76页 |
·异结构混沌系统的广义投影同步 | 第76-78页 |
·仿真实例 | 第78-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