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1 绪论 | 第15-30页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 第15-16页 |
·长春花萜类吲哚生物碱概述 | 第16-18页 |
·长春花TIAs生物合成途径 | 第18-19页 |
·TIAs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及基因 | 第19-22页 |
·色氨酸脱羧酶 | 第20页 |
·香叶醇-10-羟化酶 | 第20-21页 |
·异胡豆苷合成酶 | 第21页 |
·脱乙酰文多灵-4-羟化酶 | 第21页 |
·脱乙酰文多灵-4-O-乙酰转移酶 | 第21-22页 |
·TIAs生物合成诱导和调控 | 第22-26页 |
·光照 | 第22-23页 |
·水分和盐分 | 第23-24页 |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 第24-25页 |
·信号分子 | 第25页 |
·生物诱导子 | 第25-26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26页 |
·半定量RT-PCR技术在基因分析中的利用 | 第26-29页 |
·引物的设计及选择 | 第27页 |
·内参的选择 | 第27页 |
·同管扩增或异管扩增的选择 | 第27-28页 |
·PCR循环数的确定 | 第28页 |
·其他因素 | 第28-2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2 红色滤光膜对长春花无菌苗叶片长春碱含量和相关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0-46页 |
·前言 | 第30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和实验方法 | 第30-38页 |
·长春花无菌苗的栽培 | 第30-31页 |
·长春花的红色滤光膜的遮光处理 | 第31-32页 |
·长春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32页 |
·总RNA的抽提和半定量RT-PCR(SQ-RT-PCR) | 第32-35页 |
·长春花叶片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 第35-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红色滤光膜下的波长和辐射能量分析 | 第38页 |
·无菌苗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分析 | 第38-39页 |
·无菌苗叶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9-41页 |
·生物碱含量分析 | 第41-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3 红色滤光膜对长春花实生苗叶片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第46-55页 |
·前言 | 第46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和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长春花实生苗的栽培 | 第46-47页 |
·长春花实生苗叶片中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47页 |
·总RNA的抽提和半定量RT-PCR | 第47页 |
·长春花实生苗叶片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红色滤光膜下的波长和辐射能量分析 | 第48页 |
·红色滤光膜对长春花实生苗的色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48-50页 |
·红色滤光膜对实生苗叶片中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0-51页 |
·红色滤光膜对实生苗叶片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长春花PEG6000模拟干旱体系的建立 | 第55-64页 |
·前言 | 第55-57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7页 |
·长春花培养 | 第5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7页 |
·试剂及药品 | 第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测定 | 第57-59页 |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不同浓度PGE处理对长春花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PEG渗透胁迫对长春花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影响 | 第60-61页 |
·PEG6000渗透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差异分析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PEG模拟干旱对长春花叶片生物碱含量、POD酶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4-75页 |
·前言 | 第64-65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5-68页 |
·植物材料 | 第65页 |
·长春花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65-67页 |
·PEG胁迫下长春花叶片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 第67页 |
·总RNA的抽提和半定量RT-PCR | 第67-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3页 |
·35%PEG6000模拟干旱对长春花幼苗叶片中POD酶活性影响 | 第68-69页 |
·35%PEG6000模拟干旱对长春花幼苗叶片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35%PEG6000模拟干旱对长春花幼苗叶片中重要合成基因(Tdc、Str和Dat)的表达影响 | 第70-73页 |
·讨论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PEG胁迫下长春花PME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 第75-86页 |
·前沿 | 第75-78页 |
·果胶甲基酯酶与细胞壁的关系 | 第75-76页 |
·果胶甲基酯酶调节植物果实的成熟 | 第76页 |
·果胶甲基酯酶在植物花粉管发育中的作用 | 第76-77页 |
·4果胶甲基酯酶的表达与边缘细胞产生以及抗逆境胁迫的作用 | 第77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77-78页 |
·实验方法 | 第78-81页 |
·RNA的提取 | 第78页 |
·cDNA的制备 | 第78页 |
·RT-PCR扩增基因 | 第78-79页 |
·PCR产物的回收 | 第79页 |
·基因的克隆 | 第79-80页 |
·测序 | 第80页 |
·渗透胁迫下Pme基因的半定量RT-PCR | 第80-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84页 |
·长春花Pme基因的RT-PCR扩增结果及分析 | 第81-82页 |
·长春花Pme基因的RT-PCR扩增结果及分析 | 第82-83页 |
·Pme基因在长春花组织中的表达 | 第83-84页 |
·渗透胁迫对长春花Pme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4页 |
·讨论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9页 |
附录 | 第99-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个人简历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