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大庆三肇地区扶杨油层剩余有利目标区优选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研究思路第9页
   ·主要内容及工作量第9-11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1-18页
   ·地理与构造位置第11页
   ·构造断裂特征第11-13页
   ·发育地层情况第13-14页
   ·勘探开发历程第14-18页
     ·地震勘探第14页
     ·钻探历程第14-18页
第二章 沉积微相研究第18-29页
   ·沉积背景与物源分析第18-19页
     ·沉积背景第18页
     ·物源分析第18-19页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第19-20页
     ·取心井沉积微相分析第19-20页
   ·测井微相模式的建立第20-25页
     ·测井相要素第20-22页
     ·测井微相模式的建立第22-25页
   ·单井沉积相分析第25-27页
     ·单井相划分方法第25页
     ·单井相划分结果第25-27页
   ·平面相分析第27-29页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分析第27-29页
第三章 油藏地质特征第29-37页
   ·储层特征第29-32页
     ·储层基本特征第29-31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31页
     ·储层岩性特征第31-32页
   ·油藏特征第32-33页
     ·油水分布规律第32-33页
     ·油藏类型第33页
   ·流体性质第33-34页
     ·地面原油性质第33-34页
     ·地层水性质第34页
   ·油层压力和温度特征第34-35页
     ·油层压力特征第34页
     ·温度系统第34-35页
   ·产能分析第35-37页
     ·试油井产能分析第35页
     ·拟布井区块产能预测第35-37页
第四章 剩余有利目标区优选第37-46页
   ·控藏要素多元叠合法划分含油有利区第37-38页
   ·区块优选原则及结果第38-39页
     ·区块优选原则第38-39页
     ·区块优选结果(图5.2)第39页
   ·部署原则第39-41页
     ·油藏评价部署论述第39-41页
   ·布署结果第41-44页
   ·待探明储量初步评价第44-46页
     ·待升级储量潜力分析第44页
     ·探明储量估算第44-46页
第五章 经济评价及风险分析第46-48页
   ·产量、厚度下限第46-47页
     ·经济极限产量第46页
     ·经济极限有效厚度第46-47页
   ·风险分析第47-48页
第六章 实施要求第48-53页
   ·钻井第48-50页
     ·井位及钻井顺序第48-49页
     ·完钻井深及层位第49-50页
     ·钻井液第50页
     ·井身质量第50页
     ·其它要求第50页
   ·录、测井第50页
     ·录井要求第50页
     ·测井要求第50页
   ·完井第50页
   ·试油、试采第50页
     ·试油要求第50页
     ·试采要求第50页
   ·取资料要求第50-51页
   ·监督第51页
   ·下套管标准第51页
   ·现场工程实施时间要求第51页
   ·安全环保要求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9页
详细摘要第59-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精细油藏描述研究
下一篇:二类油层污水体系聚合物驱油机理及开发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