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创新点 | 第17页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农村社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诠释 | 第19-2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2.1.1 社区 | 第19页 |
2.1.2 农村社区 | 第19-20页 |
2.1.3 社区建设 | 第20-21页 |
2.2 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阐述 | 第21-23页 |
2.2.1 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 | 第21-22页 |
2.2.2 农村社区建设的类型 | 第22页 |
2.2.3 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2.3 农村社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 | 第23-26页 |
2.3.1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及理论 | 第23-24页 |
2.3.2 农村社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关系 | 第24-26页 |
第3章 湖南湘阴县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5页 |
3.1 湘阴县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 第26-28页 |
3.1.1 湘阴县基本概况 | 第26-27页 |
3.1.2 湘阴县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及经验 | 第27-28页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果 | 第28-30页 |
3.2.1 调查问卷指标 | 第28-29页 |
3.2.2 湘阴县农村社区建设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3.3 湘阴县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3.3.1 建设资金紧缺 | 第30-31页 |
3.3.2 房屋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较低 | 第31-32页 |
3.3.3 失地农民再就业情况不理想 | 第32页 |
3.3.4 为居民提供的社区服务有所欠缺 | 第32-33页 |
3.3.5 产业结构较为失衡 | 第33页 |
3.3.6 村民自治未得到有效落实,社区组织的管理滞后 | 第33-34页 |
3.3.7 社区文化建设落后于生活需求 | 第34-35页 |
第4章 国际及国内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 | 第35-43页 |
4.1 国外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 第35-37页 |
4.1.1 欧洲国家农业新价值模式 | 第35页 |
4.1.2 加拿大新乡村治理模式 | 第35-36页 |
4.1.3 韩国新村运动中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 第36页 |
4.1.4 日本农村社区的双向模式 | 第36-37页 |
4.2 国外农村社区建设的通行做法 | 第37-39页 |
4.2.1 加大农业保护和投资力度 | 第37页 |
4.2.2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第37-38页 |
4.2.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第38页 |
4.2.4 完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系 | 第38-39页 |
4.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 | 第39-42页 |
4.3.1 志愿组织牵头的村落社区建设 | 第39页 |
4.3.2 胶南市的村委会建邻里中心 | 第39-40页 |
4.3.3 重新规划与建设的农村社区 | 第40-41页 |
4.3.4 以社区服务为中心的农村社区建设 | 第41-42页 |
4.4 国内外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第5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湘阴县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第43-49页 |
5.1 多方融资保障建设资金充足 | 第43-44页 |
5.2 保证土地的统筹规划和合理使用 | 第44-45页 |
5.3 创设社区居民就业保障机制 | 第45-46页 |
5.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 | 第46-47页 |
5.5 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 第47-48页 |
5.6 结合本县实情,选择适宜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 第48页 |
5.7 优化社区组织管理,推进村民自治 | 第48页 |
5.8 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