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引言/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2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企业培训的概念 | 第14页 |
2.1.1 企业战略是培训的导向 | 第14页 |
2.1.2 业务需求是培训的目标 | 第14页 |
2.1.3 员工满意度是培训的宗旨 | 第14页 |
2.2 企业培训的目的 | 第14-15页 |
2.2.1 长期目的 | 第14-15页 |
2.2.2 短期目的 | 第15页 |
2.2.3 直接目的 | 第15页 |
2.3 企业培训基本理论述评 | 第15-18页 |
2.3.1 目标设定理论 | 第15页 |
2.3.2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15-16页 |
2.3.3 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16页 |
2.3.4 培训效果评估理论 | 第16-18页 |
3 农发行H分行信贷业务岗位员工培训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18-27页 |
3.1 农发行H分行概述 | 第18-19页 |
3.1.1 农发行H分行概述 | 第18页 |
3.1.2 农发行H分行信贷岗位人员概况 | 第18-19页 |
3.1.3 农发行H分行信贷岗位员工培训概况 | 第19页 |
3.2 培训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 第19-20页 |
3.3 培训现状调查问卷样本选择 | 第20页 |
3.4 培训现状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 | 第20-21页 |
3.5 培训调查问卷分析 | 第21-27页 |
3.5.1 培训认同度 | 第21-23页 |
3.5.2 培训的组织和安排 | 第23-24页 |
3.5.3 培训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3.5.4 培训效果评价 | 第25-27页 |
4 农发行H分行信贷业务岗位员工培训体系设计 | 第27-42页 |
4.1 建立信贷岗位员工培训管理机制 | 第28-30页 |
4.1.1 成立培训管理部门 | 第28-29页 |
4.1.2 建立培训需求调研机制 | 第29页 |
4.1.3 建立培训讲师准入机制 | 第29-30页 |
4.1.4 建立信贷人员从业资格准入机制 | 第30页 |
4.1.5 建立培训效果考评机制 | 第30页 |
4.2 制定信贷岗位员工培训目标 | 第30-31页 |
4.2.1 树立明确的信贷岗位员工培训指导思想 | 第31页 |
4.2.2 切实提升信贷岗位员工培训实效 | 第31页 |
4.3 实施培训需求调研和分析 | 第31-34页 |
4.3.1 组织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4.3.2 岗位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4.3.3 个体需求分析 | 第34页 |
4.4 制定培训方案 | 第34-39页 |
4.4.1 明确培训对象 | 第34-36页 |
4.4.2 确定培训内容 | 第36-37页 |
4.4.3 选择培训方法 | 第37-38页 |
4.4.4 设计培训渠道 | 第38页 |
4.4.5 建立培训讲师团队 | 第38-39页 |
4.5 推进信贷岗位员工培训方案的实施 | 第39-40页 |
4.5.1 培训前的准备 | 第39-40页 |
4.5.2 培训过程的监控 | 第40页 |
4.6 信贷岗位员工培训效果评价 | 第40-42页 |
5 信贷岗位员工培训保障措施 | 第42-44页 |
5.1 组织制度保障 | 第42页 |
5.2 师资保障 | 第42-43页 |
5.2.1 选拔内部师资库 | 第43页 |
5.2.2 选择外部培训师 | 第43页 |
5.3 企业文化保障 | 第43-4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4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