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7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基本解析 | 第19-39页 |
2.1 物流与物流中心 | 第19-24页 |
2.1.1 物流的产生 | 第19-20页 |
2.1.2 物流概念的发展 | 第20-21页 |
2.1.3 物流中心的概念 | 第21页 |
2.1.4 物流中心的类型 | 第21-24页 |
2.2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产生原因 | 第24-27页 |
2.2.1 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 | 第24-26页 |
2.2.2 传统物流中心的滞后 | 第26-27页 |
2.3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的分类 | 第27-30页 |
2.3.1 自营物流中心 | 第28-29页 |
2.3.2 第三方物流中心 | 第29-30页 |
2.4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30-37页 |
2.4.1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特点 | 第30-35页 |
2.4.2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的发展趋势 | 第35-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55页 |
3.1 相关建筑学理论研究 | 第39-44页 |
3.1.1 外部空间理论 | 第39-40页 |
3.1.2 场所空间理论 | 第40-41页 |
3.1.3 城市意象理论 | 第41-43页 |
3.1.4 工业美学理论 | 第43-44页 |
3.2 物流建筑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3页 |
3.2.1 影响物流建筑设计的客观因素 | 第44-50页 |
3.2.2 影响物流建筑行为活动的主体的因素 | 第50-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建筑设计原则及方法 | 第55-99页 |
4.1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设计原则 | 第55-67页 |
4.1.1 物流中心的区位选址设计原则 | 第55-57页 |
4.1.2 物流中心的规模确定设计原则 | 第57-59页 |
4.1.3 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布局设计原则 | 第59-60页 |
4.1.4 物流中心的交通流线设计原则 | 第60-61页 |
4.1.5 物流中心的单体设计原则 | 第61-62页 |
4.1.6 物流中心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 第62-67页 |
4.2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建筑设计方法 | 第67-97页 |
4.2.1 物流中心总体布局设计方法 | 第67-72页 |
4.2.2 物流中心内部功能布局及流线设计方法 | 第72-81页 |
4.2.3 物流中心外部流线设计方法 | 第81-83页 |
4.2.4 物流中心建筑造型设计方法 | 第83-88页 |
4.2.5 物流中心建筑结构体设计方法 | 第88-93页 |
4.2.6 物流中心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 第93-9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五章 沈阳铁西京东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设计实践 | 第99-123页 |
5.1 任务书设计 | 第99-100页 |
5.2 规划设计 | 第100-107页 |
5.3 建筑设计 | 第107-112页 |
5.4 外部环境设计 | 第112-114页 |
5.5 建筑图纸 | 第114-12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结语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9页 |
图录 | 第129-133页 |
表录 | 第133-135页 |
作者简介 | 第13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实践项目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