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4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地方国有企业资金压力引发产业调整诉求 | 第16-34页 |
2.1 资金需求巨大与政府支出有限的矛盾造成资金紧张 | 第16-21页 |
2.1.1 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垫资压力日益增大 | 第16-18页 |
2.1.2 地方财政先期支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能力有限 | 第18-20页 |
2.1.3 “土地财政”带来的资金补充效益逐步递减 | 第20-21页 |
2.2 依托地方政府财政信用支持融资难度日益加大 | 第21-25页 |
2.2.1 地方政府财政及信用融资政策性收紧 | 第22-23页 |
2.2.2 PPP合作模式叫好不叫座 | 第23-25页 |
2.3 凭借企业自身实力融资寻求调整产业结构 | 第25-34页 |
2.3.1 债市融资效果良好与资产情况密不可分 | 第26-30页 |
2.3.2 股市融资为提振投资者信心要求优质资产 | 第30-34页 |
第3章 合资成立融资租赁公司路径优势分析 | 第34-55页 |
3.1 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 第37-39页 |
3.1.1 国际货币市场形势决定合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 第37-38页 |
3.1.2 商务部相关政策要求较为宽松 | 第38-39页 |
3.2 充分利用境外资金 | 第39-42页 |
3.2.1 境外资金价格成本具有优势 | 第39-41页 |
3.2.2 引入外资进入规模及速度有所保证 | 第41-42页 |
3.3 转化地方国有企业信用为利润 | 第42-45页 |
3.3.1 利用地方国有企业银行授信转化利润 | 第42-43页 |
3.3.2 利用地方国有企业信用担保融资扩大利润 | 第43-45页 |
3.4 调整地方国有企业表内资产结构效果较好 | 第45-49页 |
3.4.1 调整财务报表收入规模作用突出 | 第45-46页 |
3.4.2 调整财务报表利润情况作用明显 | 第46页 |
3.4.3 财务报表主要指标调整效果案例 | 第46-49页 |
3.5 地方国有企业投资风险较低 | 第49-51页 |
3.5.1 股东合作深入运营投资风险降低 | 第49-50页 |
3.5.2 融资租赁业务模式风险较低 | 第50-51页 |
3.6 投贷联动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产业发展 | 第51-52页 |
3.6.1 供应链金融支持产业发展 | 第51-52页 |
3.6.2 产业链金融支持产业并购 | 第52页 |
3.7 支持地方国有企业金控模式发展方向 | 第52-55页 |
3.7.1 金融产品间相互转化 | 第53页 |
3.7.2 金融产品综合销售 | 第53-55页 |
第4章 合资融资租赁公司运营模式 | 第55-70页 |
4.1 融资资金来源及方式分析 | 第55-59页 |
4.1.1 融资租赁直接融资方式分析 | 第55-57页 |
4.1.2 融资租赁公司间接融资方式分析 | 第57-58页 |
4.1.3 地方国有企业投资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资金分析 | 第58-59页 |
4.2 融资租赁业务模式选择 | 第59-62页 |
4.2.1 客户需求与融资租赁公司能力决定业务模式 | 第59-61页 |
4.2.2 融资租赁公司股东背景对于业务模式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 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 | 第62-67页 |
4.3.1 业务风控管理要点 | 第62-63页 |
4.3.2 业务风控技术要点 | 第63-67页 |
4.4 融资租赁公司的人员管理 | 第67-70页 |
4.4.1 团队架构建设 | 第67页 |
4.4.2 薪酬绩效机制 | 第67-68页 |
4.4.3 业务考核管理 | 第68-7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