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醚类论文--聚甲醛、聚乙醛论文

聚甲醛着色母粒的开发与热稳定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聚甲醛材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11页
    1.3 聚甲醛材料的性能第11-14页
        1.3.1 力学性能第11-12页
        1.3.2 热性能第12-13页
        1.3.3 耐老化性能第13-14页
        1.3.4 电性能第14页
        1.3.5 化学稳定性能第14页
    1.4 聚甲醛的制备第14-15页
    1.5 聚甲醛的稳定化第15-17页
        1.5.1 抗氧剂第15-16页
        1.5.2 甲醛吸收剂第16页
        1.5.3 甲酸吸收剂第16-17页
    1.6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7页
        1.6.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
        1.6.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页
    1.7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19页
        1.7.1 不同着色剂对聚甲醛热性能的影响第17-18页
        1.7.2 着色聚甲醛热稳定性能的改善第18-19页
第2章 聚甲醛着色母粒的开发与热稳定性研究第19-57页
    2.1 着色聚甲醛热稳定性机理研究及实验方法介绍第19-23页
        2.1.1 热稳定性机理研究与颜料选择第19-21页
        2.1.2 实验和表征方法介绍第21-22页
        2.1.3 实验所用主要原料及实验设备第22-23页
    2.2 不同颜料对聚甲醛热稳定性的影响第23-31页
        2.2.1 Yellow 8GNP对聚甲醛热性能的影响第23-25页
        2.2.2 RED2020(颜料红19)对聚甲醛热性能影响第25-26页
        2.2.3 Blue4GNP/PD4167(颜料蓝15:3)对聚甲醛热性能影响第26-27页
        2.2.4 Yellow3RLP(颜料黄110)对聚甲醛热性能影响第27-28页
        2.2.5 Red2030(颜料红254)对聚甲醛热性能影响第28-30页
        2.2.6 Yellow3RLP在不同聚甲醛中热稳定性能的比较(宝理&YTH)第30-31页
    2.3 着色聚甲醛热稳定性能研究初步探索实验第31-33页
        2.3.1 含氮类化合物对体系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第31-33页
        2.3.2 抗氧剂及含双键类化合物对着色体系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第33页
    2.4 不同助剂间的协同作用对着色体系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第33-42页
        2.4.1 稳定助剂协同作用的研究第34-35页
        2.4.2 COPA与不同助剂间协同作用的研究第35-36页
        2.4.3 CaSt与不同助剂间协同作用的研究第36-37页
        2.4.4 ABS与不同助剂间协同作用的研究第37-38页
        2.4.5 EBS,NaBO_3与不同助剂间协同作用的研究第38页
        2.4.6 基于CaSt与ABS的多组分协同作用的研究第38-39页
        2.4.7 复合配方研究第39-40页
        2.4.8 综合改进实验第40-42页
    2.5 聚甲醛母粒的稳定性表征第42-47页
        2.5.1 母粒稳定性初步研究第42-43页
        2.5.2 添加剂含量变化对母粒体系的影响(A)第43页
        2.5.3 添加剂含量变化对母粒体系的影响(B)第43-44页
        2.5.4 不同组合的添加剂对聚甲醛色母粒的影响第44-47页
    2.6 初选配方在不同颜色母粒中的应用第47-50页
        2.6.1 Blue4GNP的适用性第47-48页
        2.6.2 红色颜料2020的适用性第48-49页
        2.6.3 红色颜料2030的适用性第49-50页
    2.7 黄色高含量母粒配方的改进研究第50-53页
        2.7.1 提高颜料含量的研究第50-51页
        2.7.2 配方改进(A)第51-52页
        2.7.3 配方改进(B)第52-53页
    2.8 聚甲醛着色母粒应用的表征第53-57页
        2.8.1 黄色110母粒应用的表征第53-54页
        2.8.2 颜料红2020母粒应用的表征第54-55页
        2.8.3 颜料红2030母粒应用的表征第55页
        2.8.4 Blue4GNP/PD4167母粒应用的表征第55-57页
第3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过循环排列研究Ⅰ型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下一篇:大肠杆菌染色体上强启动子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