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分配优化研究

摘要第10-11页
英文摘要第11-12页
1 引言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9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8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第19-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3 技术路线第20-22页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2-28页
    2.1 相关概念第22-24页
        2.1.1 生鲜乳及乳制品第22页
        2.1.2 乳制品供应链第22-23页
        2.1.3 利润与利润分配第23-24页
    2.2 理论基础第24-27页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4-25页
        2.2.2 成本收益理论第25页
        2.2.3 利润合理分配理论第25-26页
        2.2.4 合作博弈理论第26-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分配格局第28-45页
    3.1 乳制品供应链利益主体界定第28-33页
        3.1.1 奶牛养殖主体第28-29页
        3.1.2 乳制品加工企业第29-30页
        3.1.3 零售商第30-32页
        3.1.4 乳制品供应链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第32-33页
    3.2 各利益主体成本收益分析第33-37页
        3.2.1 成本收益指标界定第33页
        3.2.2 养殖主体成本收益第33-36页
        3.2.3 乳制品加工企业成本收益第36页
        3.2.4 零售商成本收益第36-37页
    3.3 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分配分析第37-42页
        3.3.1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分配情况第37-39页
        3.3.2 数据调整第39-40页
        3.3.3 结果分析第40-42页
    3.4 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分配格局分析第42-44页
        3.4.1 养殖主体利润分配过低第42-43页
        3.4.2 乳企的核心地位未得到体现第43-44页
        3.4.3 零售商攫取过多利润第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分配合理性辨析第45-54页
    4.1 利润分配合理性定性分析第45-48页
        4.1.1 成本投入第45-46页
        4.1.2 风险承担第46-47页
        4.1.3 在供应链内的地位与重要性第47-48页
        4.1.4 定性分析第48页
    4.2 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分配离散程度分析第48-50页
        4.2.1 离散程度评价指标第48-49页
        4.2.2 计算结果第49页
        4.2.3 结果分析第49-50页
    4.3 利润分配不合理形成原因第50-52页
        4.3.1 养殖主体的弱势地位第50页
        4.3.2 市场中乳企数量过多第50-52页
        4.3.3 传统零售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第52页
        4.3.4 供应链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第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5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分配优化研究第54-64页
    5.1 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合理分配的重要性第54页
    5.2 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分配原则第54-56页
        5.2.1 激励原则第55页
        5.2.2 合理原则第55-56页
        5.2.3 效率原则第56页
    5.3 基于合作博弈的利润分配优化第56-61页
        5.3.1 Shapley值法第56-59页
        5.3.2 传统Shapley值法的局限性第59页
        5.3.3 修正的Shapley值法第59-61页
    5.4 算例分析第61-63页
    5.5 本章小节第63-64页
6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利润分配合理化建议第64-70页
    6.1 养殖主体方面第64-65页
        6.1.1 强化自身素质与养殖技术第64-65页
        6.1.2 加快规模化进程第65页
        6.1.3 建立生产合作社第65页
    6.2 乳制品加工企业方面第65-67页
        6.2.1 规范乳制品市场第66页
        6.2.2 鼓励和支持企业之间横向整合第66页
        6.2.3 打造品牌效应第66-67页
        6.2.4 打造网络销售平台第67页
    6.3 零售商方面第67-68页
        6.3.1 加大零售行业竞争力度第67页
        6.3.2 鼓励电商平台发展第67-68页
        6.3.3 减少销售渠道长度第68页
    6.4 政府方面第68-69页
        6.4.1 加强乳业宏观调控第68页
        6.4.2 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第68-69页
        6.4.3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第69页
    6.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7 结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电华东院EPC项目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下一篇:税率不确定环境下业绩敏感债券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