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动力装置论文

动力装置主动隔振系统控制器开发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动力装置主动隔振系统的需求第9页
        1.1.2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第9-10页
    1.2 动力装置主动隔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15页
        1.2.1 信号采集第11-12页
        1.2.2 硬件控制器研究第12-13页
        1.2.3 主动隔振系统控制算法的研究第13-14页
        1.2.4 主动隔振系统执行机构的研究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动力装置主动隔振系统的设计第16-26页
    2.1 主动隔振对象第16-18页
    2.2 主动隔振系统的设计流程第18-19页
    2.3 主动隔振系统的结构组成第19-25页
        2.3.1 信号采集模块第20-21页
        2.3.2 控制器第21-25页
        2.3.3 执行机构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主动隔振系统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第26-37页
    3.1 DSP与FPGA最小系统电路设计第26-29页
        3.1.1 最小系统供电电路第26-28页
        3.1.2 复位电路第28-29页
        3.1.3 时钟与烧写调试电路第29页
    3.2 AD采集电路设计第29-31页
    3.3 DA输出电路设计第31-32页
    3.4 I/O电路设计第32-33页
    3.5 以太网通讯电路设计第33-34页
    3.6 PCB版图设计注意事项第34-36页
    3.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主动隔振系统控制器FPGA端程序设计第37-48页
    4.1 总体模块组成第38-40页
    4.2 AD采集模块设计第40-43页
    4.3 DA输出模块设计第43-45页
    4.4 与DSP通讯模块设计第45-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主动隔振系统控制器DSP端程序设计第48-66页
    5.1 总体程序框架第49-50页
    5.2 初始化程序设计第50-59页
        5.2.1 时钟初始化第50-52页
        5.2.2 GPIO管脚初始化第52-53页
        5.2.3 SPI接口初始化第53-55页
        5.2.4 EMIFA接口初始化第55-57页
        5.2.5 参数初始化第57-58页
        5.2.6 看门狗始化第58-59页
    5.3 后台系统程序设计第59-63页
        5.3.1 与上位机通讯任务第59-62页
        5.3.2 参数保存任务第62-63页
        5.3.3 数字量信号控制任务第63页
    5.4 前台系统程序设计第63-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主动隔振系统控制器的板级测试第66-74页
    6.1 模拟量输入输出测试第66-71页
        6.1.1 板级测试方法第66-67页
        6.1.2 FxLMS算法简介第67-69页
        6.1.3 模拟量测试实验第69-71页
    6.2 数字量输入输出测试第71-72页
    6.3 与上位机通讯测试第72页
    6.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7.1 全文总结第74-75页
    7.2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量子点—纳米金复合探针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配置思想的船舶动力设备监测数据信息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