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31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课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高性能铝合金厚板的应用及生产概况 | 第12-16页 |
1.2.1 铝合金厚板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2 铝合金厚板的生产 | 第13-14页 |
1.2.3 铝合金厚板的不均匀性 | 第14-16页 |
1.3 高性能铝合金形变热加工技术 | 第16-22页 |
1.3.1 加工性能 | 第16-18页 |
1.3.2 形变热加工方法 | 第18-20页 |
1.3.3 热变形行为 | 第20-22页 |
1.4 高性能铝合金厚板轧制工艺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5 高性能铝合金热处理工艺 | 第24-28页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1-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31-36页 |
2.2.1 不同工艺下合金热塑性研究 | 第31-34页 |
2.2.2 回归再时效制度设计 | 第34-36页 |
2.3 测试方法及样品制备 | 第36-39页 |
2.3.1 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2.3.2 金相显微镜 | 第37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7页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7-38页 |
2.3.5 三维原子探针 | 第38-39页 |
3 加工工艺对7055 铝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 | 第39-59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热变形原始组织 | 第39-41页 |
3.3 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 第41-49页 |
3.3.1 应力-应变曲线 | 第41-43页 |
3.3.2 热变形激活能 | 第43-47页 |
3.3.3 热加工图 | 第47-49页 |
3.4 热变形微观组织演变及再结晶行为 | 第49-55页 |
3.4.1 不同温度下微观组织演变及再结晶情况 | 第49-50页 |
3.4.2 不同区域微观组织演变及再结晶行为 | 第50-55页 |
3.5 不同工艺变形后合金性能 | 第55-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4 7055 铝合金高温固溶热变形行为的研究 | 第59-75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高温固溶后不同降温速率对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59-64页 |
4.2.1 降温速率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59-61页 |
4.2.2 降温速率对合金流变应力的影响 | 第61-62页 |
4.2.3 降温速率对变形后合金微观组织及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 第62-64页 |
4.3 高温固溶后流变应力行为 | 第64-65页 |
4.4 高温固溶后变形条件对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 第65-70页 |
4.4.1 变形温度的影响 | 第65-67页 |
4.4.2 应变速率的影响 | 第67-70页 |
4.5 高温固溶后合金的热加工图 | 第70-73页 |
4.5.1 温升修正 | 第70页 |
4.5.2 热加工图 | 第70-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5 7055 铝合金厚板不均匀性研究 | 第75-89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Deform软件介绍 | 第75-76页 |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6-78页 |
5.3.1 建模假设 | 第76-77页 |
5.3.2 几何模型 | 第77页 |
5.3.3 材料库的建立 | 第77-78页 |
5.3.4 模型中常用参数 | 第78页 |
5.4 单道次轧制模拟 | 第78-82页 |
5.5 多道次轧制模拟 | 第82-87页 |
5.5.1 不同轧制方式对厚板不均匀性的影响 | 第82-85页 |
5.5.2 不同轧制工艺对厚板不均匀性的影响 | 第85-8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6 RRA处理对7055 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89-119页 |
6.1 引言 | 第89页 |
6.2 RRA热处理参数的研究 | 第89-94页 |
6.2.1 升温方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89-90页 |
6.2.2 回归温度及时间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90-92页 |
6.2.3 不同冷却方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92-93页 |
6.2.4 预时效及再时效制度探索 | 第93-94页 |
6.3 RRA制度不同阶段性能及组织变化 | 第94-106页 |
6.3.1 分段时效不同阶段合金性能变化 | 第94-97页 |
6.3.2 分段时效不同阶段组织演变 | 第97-101页 |
6.3.3 同炉时效不同阶段合金性能变化 | 第101-102页 |
6.3.4 同炉时效不同阶段析出相演变规律 | 第102-106页 |
6.4 不同RRA制度对合金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 第106-112页 |
6.4.1 不同时效制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6.4.2 不同时效制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108-112页 |
6.5 同炉时效不同降温速率对合金性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112-117页 |
6.5.1 同炉时效不同降温速率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6.5.2 同炉时效不同降温速率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7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9-12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19-120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1页 |
附录 | 第131-133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1-132页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