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1.2.1 Rb_2分子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Cs_2分子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论文结构与安排 | 第13-16页 |
第2章 双原子分子理论基础 | 第16-30页 |
2.1 量子力学应用 | 第16-20页 |
2.1.1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 第16-18页 |
2.1.2 分子振动和转动 | 第18-20页 |
2.2 双原子分子电子态 | 第20-24页 |
2.2.1 电子态的标记 | 第20-21页 |
2.2.2 转动与角动量耦合 | 第21-22页 |
2.2.3 电子态的对称性 | 第22-23页 |
2.2.4 电子态势能曲线 | 第23-24页 |
2.3 能级跃迁 | 第24-26页 |
2.3.1 跃迁选择定则 | 第24-25页 |
2.3.2 夫兰克-康登因子 | 第25-26页 |
2.4 微扰 | 第26-28页 |
2.4.1 微扰产生 | 第26-28页 |
2.4.2 微扰选择定则 | 第28页 |
2.5 同位素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实验方法与平台 | 第30-41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3.1.1 微扰增强光学-光学双共振法(PFOODR) | 第30-31页 |
3.1.2 激光诱导荧光 | 第31-32页 |
3.1.3 荧光信号类型与归属 | 第32-34页 |
3.1.4 前人数据引用说明 | 第34页 |
3.2 实验平台 | 第34-39页 |
3.2.1 实验装置与光路 | 第34-36页 |
3.2.2 激光系统 | 第36-37页 |
3.2.3 光谱收集系统 | 第37-38页 |
3.2.4 铷金属样品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Rb_22~3∏_(0g)和4~1∑g~+电子态的实验探测和理论分析 | 第41-66页 |
4.1 本章引言 | 第41-42页 |
4.2 实验参数设定 | 第42-44页 |
4.3 光谱图与信号归属 | 第44-53页 |
4.3.1 跃迁能级选取与激发谱图 | 第44-46页 |
4.3.2 碰撞 | 第46-48页 |
4.3.3 振转(v-J)能级分布 | 第48-49页 |
4.3.4 荧光光谱图与分析 | 第49-53页 |
4.4 分子常数和势能曲线 | 第53-61页 |
4.4.1 2~3 Π_(0g)电子态 | 第53-57页 |
4.4.2 4~1Σ_g~+电子态 | 第57-61页 |
4.5 2~3Π_(0g)与4~1Σ_g~+态的微扰 | 第61-64页 |
4.6 波长校准 | 第6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Rb_23~1∑_g~+电子态的实验探测和理论分析 | 第66-75页 |
5.1 本章引言 | 第66-67页 |
5.2 3~1∑_g~+电子态能级实验探测 | 第67-71页 |
5.2.1 振转能级分布 | 第67-69页 |
5.2.2 荧光光谱图 | 第69-70页 |
5.2.3 3~1∑_g~+与2~3Π_(0g)、4~1∑_g~+三态的微扰现象 | 第70-71页 |
5.3 Spline-basedRKR势能曲线分析 | 第71-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85)Rb_2b~3∏_(1u)和2~3∏_(1g)电子态的实验探测和理论分析 | 第75-90页 |
6.1 本章引言 | 第75页 |
6.2 A~1Σu~+~b~3Π_(1u)振动带理论避免交叉 | 第75-78页 |
6.3 b~3Π_(1u)态能级探测 | 第78-85页 |
6.3.1 FTIR法 | 第78-83页 |
6.3.2 PFIIDR法 | 第83-85页 |
6.4 2~3Π_(1g)态探测与分析 | 第85-8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7章 超冷Cs_2光缔合光谱研究 | 第90-97页 |
7.1 本章引言 | 第90-91页 |
7.2 超冷Cs_2光缔合光谱 | 第91-92页 |
7.3 谱图分析 | 第92-95页 |
7.3.1 振动量子数v的确定 | 第92-93页 |
7.3.2 转动能级J归属 | 第93-95页 |
7.3.3 数据分析 | 第95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100页 |
8.1 内容总结 | 第97-99页 |
8.2 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附录 Ⅰ 2~3Π_(0g)电子态实验探测数据补充 | 第109-111页 |
附录 Ⅱ 4~1Σ_g~+电子态实验探测数据补充 | 第111-116页 |
附录 Ⅲ 3~1Σ_g~+电子态实验探测数据(清华大学) | 第116-136页 |
附录 Ⅳ 3~1Σ_g~+电子态实验探测数据(天普大学) | 第136-15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2-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