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面向高层抗震隔震结构的近断层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2 近断层地震动运动特征第8-9页
    1.3 近断层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现状第9-14页
        1.3.1 面向SDOF体系的近断层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面向MDOF体系和空间结构的近断层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现状第11-14页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2 高层建筑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第15-27页
    2.1 程序介绍第15-18页
        2.1.1 ABAQUS分析软件概述第15页
        2.1.2 YJK结构设计软件概述第15页
        2.1.3 有限元非线性模型第15-18页
    2.2 模型验证第18-24页
    2.3 模型选用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面向高层抗震结构的近断层地震动最优强度指标第27-49页
    3.1 引言第27-28页
    3.2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计算模型第28页
    3.3 地震动强度指标及工程需求参数的选择第28-31页
    3.4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最优强度指标选取准则第31-32页
    3.5 面向高层抗震结构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准则对比第32-41页
        3.5.1 有效性、实用性和有益性比较第32-36页
        3.5.2 充分性比较第36-40页
        3.5.3 危险可计算性分析第40-41页
    3.6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的最优强度指标第41-42页
    3.7 基于不同PSDMs的地震需求易损性曲线分析第42-45页
    3.8 基于不同强度指标的地震需求危险性曲线讨论第45-48页
    3.9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面向高层隔震结构的近断层地震动最优强度指标第49-70页
    4.1 引言第49-50页
    4.2 高层隔震结构计算模型第50-54页
        4.2.1 计算模型概况第50-51页
        4.2.2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模型第51-54页
    4.3 地震动强度指标和工程需求参数的选择第54-55页
    4.4 面向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准则对比第55-65页
        4.4.1 有效性、实用性和有益性比较第55-59页
        4.4.2 充分性比较第59-60页
        4.4.3 危险可计算性分析第60-65页
    4.5 高层建筑隔震结构的最优强度指标第65-66页
    4.6 基于不同PSDMs的地震需求易损性曲线分析第66-68页
    4.7 基于不同强度指标的地震需求危险性曲线讨论第68-69页
    4.8 本章小结第69-7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A 1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M1的地震响应第76-77页
附录B 1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M2的地震响应第77-78页
附录C 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隔震结构BM3的地震响应第78-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1-82页
致谢第82-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离散元参数确定及其数值应用
下一篇:吸力锚基础负压沉贯阻力及土塞形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