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20-28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县域政府 | 第20页 |
2.1.2 政府治理 | 第20-21页 |
2.1.3 政府治理能力 | 第21-22页 |
2.2 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历史回顾 | 第22-25页 |
2.2.1 放权让利 | 第22-23页 |
2.2.2 行政分权 | 第23-25页 |
2.3 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维度 | 第25-26页 |
2.3.1 明晰的政治权力体系 | 第25页 |
2.3.2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共财政体系 | 第25-26页 |
2.3.3 健全的社会组织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J县产业发展现状与政府治理实践 | 第28-33页 |
3.1 J县产业发展现状与成绩 | 第28-30页 |
3.1.1 农业支柱产业优势突出 | 第28-29页 |
3.1.2 工业发展优势明显,逐渐实现产业升级 | 第29页 |
3.1.3 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迅速 | 第29-30页 |
3.2 J县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困境 | 第30-32页 |
3.2.1 政策环境不佳,影响产业发展 | 第30页 |
3.2.2 产业结构单一,有待升级转换 | 第30-31页 |
3.2.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 第31页 |
3.2.4 社会组织不健全,产业协同发展能力弱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县域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3-39页 |
4.1 县域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4.1.1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 | 第33页 |
4.1.2 政府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 | 第33-34页 |
4.1.3 社会多元治理的结构有待改进 | 第34页 |
4.2 县域政府治理能力弱化的成因分析 | 第34-38页 |
4.2.1 公共服务理念落后 | 第35-36页 |
4.2.2 传统管理体制掣肘 | 第36-37页 |
4.2.3 社会组织发展迟滞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县域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 | 第39-48页 |
5.1 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第39-42页 |
5.1.1 促进政府间协作 | 第39-40页 |
5.1.2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 | 第40-42页 |
5.2 优化县域政府公共政策过程,提升政策执行能力 | 第42-44页 |
5.2.1 构建民主、法治、科学化的决策机制 | 第42-43页 |
5.2.2 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与公开的监督机制 | 第43-44页 |
5.3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努力促进产业升级 | 第44-45页 |
5.3.1 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 第44页 |
5.3.2 努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 第44-45页 |
5.4 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强化县域政府多元治理格局 | 第45-46页 |
5.4.1 发展新型社会组织,实行政府多元化治理 | 第45页 |
5.4.2 转变治理观念,培育多元治理社会力量 | 第45-46页 |
5.5 转变思想观念,推进治理理念现代化 | 第46-47页 |
5.5.1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延续和推进社会治理改革 | 第46页 |
5.5.2 以现代化理念为依归,实现治理现代化“泥泞前行”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