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鳞翅目害虫论文

粘虫嗅觉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及MsepOR13功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1 昆虫嗅觉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第13-25页
        1.1.1 气味结合蛋白第13-16页
        1.1.2 化学感受蛋白第16-18页
        1.1.3 气味受体第18-20页
        1.1.4 味觉受体第20-22页
        1.1.5 离子型受体第22-25页
        1.1.6 神经元膜蛋白第25页
    1.2 粘虫化学通讯信息物质第25-26页
        1.2.1 粘虫性信息素第25-26页
        1.2.2 粘虫主要寄主植物挥发物第26页
    1.3 本研究的思路第26-28页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粘虫触角转录组的测定与分析第29-43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9-32页
        2.2.1 供试虫源第29页
        2.2.2 试验所用试剂第29页
        2.2.3 主要仪器第29-30页
        2.2.4 触角RNA的提取第30页
        2.2.5 cD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第30-31页
        2.2.6 测序数据组装第31页
        2.2.7 基因功能注释第31-3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2.3.1 RNA提取质量检测结果第32页
        2.3.2 测序错误率分布检查结果及样品相关系数第32-34页
        2.3.3 A/T/G/C含量分布检查结果第34页
        2.3.4 转录组组装结果第34-36页
        2.3.5 基因注释第36-37页
        2.3.6 GO分类第37-38页
        2.3.7 KOG分类第38-39页
        2.3.8 KEGG分类第39页
        2.3.9 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第39页
    2.4 讨论第39-43页
第三章 粘虫嗅觉相关受体基因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第43-6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3-47页
        3.1.1 供试虫源第43页
        3.1.2 试验材料的选择第43页
        3.1.3 触角总RNA的提取第43-44页
        3.1.4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44-45页
        3.1.5 MsepPRs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第45页
        3.1.6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45-46页
        3.1.7 序列分析方法第46-4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7-59页
        3.2.1 粘虫ORs基因鉴定及序列分析第47-52页
        3.2.2 粘虫IRs基因鉴定及序列分析第52-55页
        3.2.3 粘虫GRs基因鉴定及序列分析第55-58页
        3.2.4 PR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第58-59页
        3.2.5 交配对PR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59页
    3.3 讨论第59-61页
第四章 粘虫气味感觉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表达特性分析第61-8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4.1.1 供试虫源第61页
        4.1.2 试验材料的选择第61页
        4.1.3 粘虫触角总RNA的提取第61页
        4.1.4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61-62页
        4.1.5 粘虫OBPs和 CSPs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第62-64页
        4.1.6 序列分析方法第6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4-78页
        4.2.1 OBPs基因鉴定及序列分析第64-68页
        4.2.2 CSPs基因的鉴定及序列分析第68-71页
        4.2.3 OBP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第71-75页
        4.2.4 CSP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第75-78页
    4.3 讨论第78-81页
第五章 粘虫嗅觉受体MsepOR13 的鉴定及功能分析第81-99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82-90页
        5.1.1 供试虫源第82页
        5.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82-86页
        5.1.3 RNA的提取第86页
        5.1.4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86页
        5.1.5 MsepOR13 基因的克隆、PCR产物的纯化、连接和转化第86-87页
        5.1.6 MsepOR13 基因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情况第87-88页
        5.1.7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8页
        5.1.8 质粒的线性化及纯化及cRNA的合成第88-89页
        5.1.9 粘虫MsepOR13/Orco的电压钳记录第89-9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90-96页
        5.2.1 MsepOR13 的序列扩增第90-92页
        5.2.2 MsepOR13 的表达模式分析第92-93页
        5.2.3 MsepOR13 的功能分析第93-96页
    5.3 讨论第96-99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个人简历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0种真菌对三种昆虫的毒力差异与调控宿主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下一篇:马铃薯茎尖与病毒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及超低温疗法脱毒试管苗的耐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