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预言模型下基于无证书体制的签密算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3页 |
1.2 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1.3 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第16-29页 |
2.1 数学基础知识 | 第16-17页 |
2.1.1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 | 第16页 |
2.1.2 离散对数问题 | 第16-17页 |
2.1.3 Diffie-Hellman问题 | 第17页 |
2.2 密码学基础知识 | 第17-25页 |
2.2.1 密码学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2.2.2 常见加密算法 | 第19-21页 |
2.2.3 公钥密码体制 | 第21-23页 |
2.2.4 随机预言模型与标准模型 | 第23-25页 |
2.3 无证书密码方案的安全模型 | 第25-28页 |
2.3.1 无证书签密的定义 | 第25-26页 |
2.3.2 无证书签密方案的安全模型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一种无证书聚合签密方案 | 第29-41页 |
3.1 聚合签密算法定义与安全模型 | 第29-32页 |
3.1.1 聚合签密算法定义 | 第29-30页 |
3.1.2 聚合签密算法安全模型 | 第30-32页 |
3.2 一种无证书聚合签密方案 | 第32-33页 |
3.3 正确性和安全性 | 第33-39页 |
3.3.1 正确性证明 | 第33页 |
3.3.2 安全性证明 | 第33-39页 |
3.4 效率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无证书多接收者签密 | 第41-52页 |
4.1 无证书多接收者签密算法定义与安全模型 | 第41-43页 |
4.1.1 无证书多接收者签密算法定义 | 第41页 |
4.1.2 无证书多接者着签密算法安全模型 | 第41-43页 |
4.2 一种无证书多接收者签密方案 | 第43-44页 |
4.3 正确性和安全性 | 第44-50页 |
4.3.1 正确性证明 | 第44-45页 |
4.3.2 安全性证明 | 第45-50页 |
4.4 机制分析与效率分析 | 第50-51页 |
4.4.1 机制分析 | 第50页 |
4.4.2 效率分析 | 第50-51页 |
4.5 新方案应用 | 第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总结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