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叶片数遗传结构的解析及目标QTL的克隆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1 QTL定位及克隆第10-13页
        1.1.1 分子标记类型第10-11页
        1.1.2 QTL定位群体第11-12页
        1.1.3 QTL定位方法第12页
        1.1.4 QTL克隆方法第12-13页
    1.2 玉米叶片数的发育调控机制第13-15页
        1.2.1 玉米叶片的起始第14-15页
        1.2.2 叶片发育模式的调控第15页
    1.3 玉米叶片数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5-18页
    1.4 玉米驯化研究进展第18-19页
    1.5 本研究的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玉米叶片数和开花期的QTL定位第21-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1.1 技术路线第21页
        2.1.2 定位群体第21-22页
        2.1.3 田间实验第22页
        2.1.4 表型测定第22页
        2.1.5 数据统计和分析第22-23页
        2.1.6 QTL定位方法第23页
        2.1.7 不同性状QTL重叠程度的统计方法第23页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3-30页
        2.2.1 玉米叶片数和开花期的表型分析第24-25页
        2.2.2 玉米叶片数和开花期的QTL定位第25-26页
        2.2.3 叶片数和开花期的定向选择第26-27页
        2.2.4 穗上叶片数和穗下叶片数的QTL重叠第27-28页
        2.2.5 叶片数和开花期的遗传关系第28-30页
        2.2.6 受选择区域与QTL定位区间的重叠第30页
    2.3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已克隆基因效应验证第32-3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4页
    3.3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qLA1-1的精细定位第35-44页
    4.1 材料第35页
        4.1.1 植物材料第35页
        4.1.2 主要生物学药品及试剂第35页
    4.2 方法第35-39页
        4.2.1 CTAB法玉米叶片总DNA的提取第35页
        4.2.2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第35-36页
        4.2.3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6页
        4.2.4 标记开发第36-37页
        4.2.5 精细定位策略第37-38页
        4.2.6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第38-39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4.3.1 qLA1-1初定位第39页
        4.3.2 qLA1-1效应验证第39-40页
        4.3.3 qLA1-1精细定位结果第40-42页
        4.3.4 候选基因预测第42-43页
    4.4 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qLB6-1的克隆第44-62页
    5.1 材料第44页
        5.1.1 植物材料第44页
        5.1.2 菌株及载体第44页
        5.1.3 主要生物学试剂及仪器第44页
    5.2 方法第44-54页
        5.2.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第44-45页
        5.2.3 PCR产物克隆和测序相关药品的制备第45-46页
        5.2.4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第46页
        5.2.5 PCR产物的克隆第46-47页
        5.2.6 表达分析方法第47-49页
        5.2.7 cDNA末端快速扩增第49-54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61页
        5.3.1 qLB6-1初定位第54-55页
        5.3.2 qLB6-1效应验证第55-57页
        5.3.3 qLB6-1精细定位第57页
        5.3.4 候选基因克隆第57-58页
        5.3.5 候选基因表达分析第58-59页
        5.3.6 候选基因突变体研究第59-61页
    5.4 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讨论第62-67页
    6.1 群体优势第62-63页
    6.2 穗上叶片数和穗下叶片数受相对独立的遗传调控第63-64页
    6.3 叶片数和开花期表型出中等水平的QTL重叠第64页
    6.4 开花期在玉米驯化过程中受到强烈的定向选择第64-65页
    6.5 qLA1-1特异控制穗上叶片数第65页
    6.6 WRKY转录因子功能分析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附录第75-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历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中表达拟南芥AtEFR及水稻内源受体对细菌延伸因子EF-Tu识别的研究
下一篇:玉米籽粒淀粉含量主效QTL(qHS3)的精细定位与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