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论文

对我国中小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法律防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引言第7-11页
    (一) 研究的背景第7页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8页
    (三)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8-9页
    (四) 文献综述第9-11页
        1、国内关于校园暴力行为的研究第9-10页
        2、国外关于校园暴力行为的研究第10-11页
二、校园暴力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第11-15页
    (一) 校园暴力行为的概念第11-12页
    (二) 校园暴力行为的特征第12-15页
        1、犯罪主体低龄化第12-13页
        2、犯罪行为突发化第13页
        3、犯罪手段多样化第13页
        4、犯罪组织团伙化第13-14页
        5、犯罪危害全面化第14-15页
三、我国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第15-21页
    (一) 我国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第15-16页
        1、我国校园暴力行为的发展现状第15-16页
        2、我国校园暴力行为的立法现状第16页
    (二) 我国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6-21页
        1、个人因素第16-17页
        2、家庭因素第17-18页
        3、学校因素第18-19页
        4、法律因素第19-20页
        5、社会因素第20-21页
四、中美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的法律规制比较第21-27页
    (一) 对中美校园暴力的法律界定和影响因素的比较第21-23页
        1、中美对校园暴力的法律界定不同第21-22页
        2、中美中小学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不同第22-23页
    (二) 中美关于校园暴力的立法比较第23-24页
    (三) 中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不同第24-25页
    (四) 中美处理校园暴力行为的司法程序上不同第25-27页
五、对我国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的法律防控建议第27-34页
    (一) 修改相关法律条款规定,进一步构建防控法律制度第27-28页
    (二) 建立专门的防控机构、设立防控资金第28-29页
    (三) 突出家庭防线的首要位置,优化家庭教育模式第29-31页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杜绝家庭暴力第29-30页
        2、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第30页
        3、要多关爱特殊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弥补他们“爱的缺失”第30-31页
    (四) 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作用,构建校园暴力应急处理机制第31-33页
        1、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其法制观念第31-32页
        2、建立校园暴力应急处理机制第32页
        3、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第32-33页
    (五) 杜绝暴力文化的影响,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第33-34页
    (六) 个人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素质第34页
六、结语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理想社会的探求—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的社会公正思想研究
下一篇:我国反校园暴力有关未成年人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