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 外国学者对校园暴力的研究 | 第9-12页 |
2. 我国学者对校园暴力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 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3.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校园暴力的概述 | 第15-23页 |
(一) 校园暴力的概念 | 第15-19页 |
1. 国外的界定 | 第15页 |
2. 国内的界定 | 第15-18页 |
3. 本文的界定 | 第18-19页 |
(二) 校园暴力的成因 | 第19-20页 |
(三) 校园暴力的特征 | 第20-21页 |
(四) 校园暴力的危害 | 第21-23页 |
二、我国近年校园暴力的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一) 2015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分析 | 第23-25页 |
(二)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校园暴力案件的调研报告分析 | 第25-27页 |
三、我国反校园暴力有关未成年人立法的缺陷及其原因 | 第27-32页 |
(一) 专门立法的缺失 | 第27页 |
(二) 相关部门法的缺陷 | 第27-31页 |
1. 《刑法》之不足 | 第27-29页 |
2. 《治安管理处罚法》之不足 | 第29页 |
3. 《未成年保护法》之不足 | 第29-30页 |
4.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之不足 | 第30-31页 |
(三) 有关未成年人相关立法缺陷的原因 | 第31-32页 |
四、完善我国反校园暴力相关立法的对策探析 | 第32-43页 |
(一) 完善我国反校园暴力相关立法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1. 保护在校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32页 |
2. 依法治国的需要 | 第32-33页 |
(二) 我国应当制定专门的反校园暴力法 | 第33-36页 |
1. 反校园暴力专门立法的目的及原则 | 第33页 |
2. 国外关于反校园暴力专门立法的经验 | 第33-34页 |
3. 反校园暴力专门立法的内容 | 第34-35页 |
4. 引入校园警察制度 | 第35-36页 |
(三) 完善我国反校园暴力相关部门法的有效对策 | 第36-43页 |
1. 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制度 | 第36-37页 |
2. 完善收容教养制度 | 第37-38页 |
3. 降低行政拘留执行年龄 | 第38页 |
4. 改变《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定位 | 第38-39页 |
5. 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配套法律 | 第39页 |
6. 将工读教育制度纳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 | 第39-40页 |
7. 将未成人社区矫正制度纳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