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赵县方言语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赵县地理位置、人口和历史沿革 | 第9-10页 |
第二节 赵县方言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价值 | 第13-14页 |
第四节 调查材料、发音合作人信息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赵县方言语音系统 | 第15-41页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 第15-17页 |
一、声母 | 第15页 |
二、韵母 | 第15-16页 |
三、声调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声韵调配合情况 | 第17-31页 |
一、声韵配合关系 | 第17-18页 |
二、声韵调配合例字表 | 第18-31页 |
第三节 文白异读 | 第31-41页 |
一、声母文白异读 | 第32-34页 |
二、韵母文白异读 | 第34-41页 |
第二章 赵县方言音韵特点 | 第41-57页 |
第一节 声母音韵特点 | 第41-45页 |
第二节 韵母音韵特点 | 第45-54页 |
第三节 声调音韵特点 | 第54-57页 |
第三章 同音字汇 | 第57-78页 |
第四章 语流音变 | 第78-97页 |
第一节 两字组连读变调 | 第78-81页 |
一、重重型两字组连读变调 | 第78-80页 |
二、重轻型两字组连读变调 | 第80-81页 |
第二节 儿化 | 第81-91页 |
第三节 其他语流音变 | 第91-97页 |
一、增音 | 第91页 |
二、同化 | 第91页 |
三、异化 | 第91-92页 |
四、由弱化引起的音变 | 第92页 |
五、合音 | 第92页 |
六、D变音 | 第92-93页 |
七、“子”尾音变 | 第93-97页 |
结语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后记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