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异源表达棉花GhMAC3基因拟南芥抗旱抗热功能的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1 引言第12-27页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2-16页
        1.1.1 植物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第13-15页
        1.1.2 植物抗旱分子机理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 植物耐热研究进展第16-19页
        1.2.1 热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7-18页
        1.2.2 植物抵抗热胁迫的分子机理第18-19页
    1.3 E3泛素连接酶调控植物抗旱抗热的研究进展第19-27页
        1.3.1 E3泛素连接酶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2 E3泛素连接酶基因参与调控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第21-25页
        1.3.3 E3泛素连接酶参与调控植物的温度胁迫第25-27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8-36页
    2.1 植物材料第28页
    2.2 利用荧光定量PCR鉴定转基因拷贝数第28-29页
        2.2.1 CTAB法提取DNA第28页
        2.2.2 定量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第28-29页
        2.2.3 荧光定量PCR引物第29页
    2.3 抗旱性鉴定第29-30页
        2.3.1 拟南芥种子的消毒第29页
        2.3.2 拟南芥培养第29-30页
    2.4 抗热性鉴定第30页
        2.4.1 MS培养基的配置第30页
        2.4.2 耐热性鉴定方法第30页
    2.5 测量植株的净光合值以及蒸腾速率第30页
    2.6 测量植物的地上部分以及地下部分的相对含水量(RWC)第30页
    2.7 测量气孔的相关指数第30-31页
    2.8 基因表达量的检测第31-33页
        2.8.1 Trizo1法提取拟南芥总RNA第31页
        2.8.2 DNaseI消化去除总RNA中DNA污染第31-32页
        2.8.3 反转录反应第32页
        2.8.4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2-33页
        2.8.5 与干旱相关的基因第33页
    2.9 蛋白质组学分析第33-36页
        2.9.1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方法第33-34页
        2.9.2 双向电泳第34页
        2.9.3 染色第34页
        2.9.4 图像的采集和分析第34-35页
        2.9.5 胶内酶解第35-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62页
    3.1 GhMAC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39页
        3.1.1 GhMAC3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36-37页
        3.1.2 GhMAC3结构域分析第37-39页
    3.2 GhMAC3在过表达拟南芥中的拷贝数分析第39-42页
        3.2.1 CTAB法提取拟南芥总DNA的质量检测第39-40页
        3.2.2 GhMAC3标准品以及内参基因UBQ10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0页
        3.2.3 棉花GhMAC3在各过表达拟南芥株系中的拷贝数计算第40-41页
        3.2.4 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计算拷贝数中引物特异性分析第41-42页
    3.3 GhMAC3在过表达拟南芥中的表达量分析第42-43页
        3.3.1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第42-43页
        3.3.2 干旱胁迫时GhMAC3在野生型和过表达拟南芥中的表达量分析第43页
    3.4 GhMAC3过表达拟南芥的抗旱性鉴定第43-46页
    3.5 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对含水量分析第46-48页
    3.6 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分析第48-51页
    3.7 气孔开度以及密度分析第51-52页
    3.8 干旱相关基因在过表达拟南芥株系中的表达量分析第52-55页
    3.9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寻找GhMAC3过表达拟南芥中的差异蛋白第55-58页
    3.10 GhMAC3过表达拟南芥的抗热性鉴定第58-62页
4 讨论第62-68页
    4.1 GhMAC3与ABA信号途径的关系第62-63页
    4.2 泛素连接酶GhMAC3的在植物中的功能第63-65页
    4.3 qRT-PCR引物设计第65页
    4.4 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第65-68页
5 全文结论第68-70页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陆地棉-司笃克氏棉杂种回交后代外源染色体传递的研究
下一篇:里下河地区水稻套播多花黑麦草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