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刑事风险及法律应对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1页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页
    二、现有文献综述第8-9页
    三、论文结构第9-10页
    四、论文主要创新和不足第10-11页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平台概述第11-24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点第11-16页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第11-14页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第14-16页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主要业务模式第16-20页
        一、P2P网络借贷业务第16-18页
        二、股权众筹业务第18-19页
        三、第三方支付业务第19-20页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法律风险第20-24页
        一、互联网金融平台法律风险的含义和特点第21-22页
        二、互联网金融平台法律风险的产生原因第22-24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平台法律风险之刑法应对第24-35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平台法律风险的刑事立法应对第24-27页
        一、采取审慎和谦抑的刑事立法政策第24-26页
        二、完善现有关于金融犯罪的刑法条文第26-27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平台法律风险的刑事司法应对第27-35页
        一、合理把握互联网金融平台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第27-29页
        二、准确认定互联网金融平台犯罪行为罪数形态第29-35页
第三章 涉互联网金融平台犯罪中的实行行为分析第35-46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平台越权行为涉罪分析第35-39页
        一、涉股权众筹犯罪行为的定性分析第35-37页
        二、涉非法经营犯罪行为的定性分析第37-39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管理行为涉罪分析第39-41页
        一、涉虚假宣传犯罪行为的定性分析第39-40页
        二、涉泄露和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行为的定性分析第40-41页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管理行为涉罪分析第41-46页
        一、涉非法集资行为的定性分析第41-44页
        二、涉洗钱犯罪行为的定性分析第44-46页
第四章 涉互联网金融平台犯罪中的帮助行为分析第46-58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帮助犯的情形与认定第46-48页
        一、平台作为有通谋帮助犯的情形与认定第47页
        二、平台作为片面帮助犯的情形与认定第47-48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平台中性业务行为的认定第48-55页
        一、中性业务行为与帮助犯的界限第49-51页
        二、中性业务行为的定性第51-55页
    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九)》相关立法评析第55-58页
        一、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第55-56页
        二、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1-62页
后记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处罚事实定罪量刑机能的正当性质疑
下一篇: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客观方面疑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