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客观方面疑难问题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言第10-14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页
    四、主要观点、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2-14页
第一章 犯罪现状及客观方面疑难问题分析第14-25页
    第一节 我国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司法现状透析第14-19页
        一、信息类型化:行为人所利用的信息多为股票投资交易类信息第16页
        二、定罪标准严苛化:犯罪金额的计算标准较为严格第16-17页
        三、刑罚适用一定恣意性:刑罚的适用不规范第17-19页
    第二节 近几年该罪新表征及司法查处的新特点第19-22页
        一、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已蔓延至债市及基金专户第19-21页
        二、大数据时代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得到高效惩处第21-22页
    第三节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客观方面的疑难问题分析第22-25页
        一、未公开信息的范围第22-23页
        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界定第23页
        三、情节严重的具体含义第23-25页
第二章 未公开信息的特征第25-43页
    第一节 未公开性第26-30页
        一、未公开性认定时间的起点第26-28页
        二、未公开性认定时间的终点第28-30页
    第二节 价格敏感性第30-34页
        一、价格敏感性的重要性第30-31页
        二、价格敏感性的认定标准第31-34页
    第三节 真实性第34-39页
        一、真实性是未公开信息的特征第34-36页
        二、真实性的认定标准第36-38页
        三、真实性认识错误的处理方法第38-39页
    第四节 与上市公司无直接关联性第39-43页
        一、该特征是未公开信息与内幕信息的本质区别第39-40页
        二、具体认定标准第40-43页
第三章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的认定第43-57页
    第一节 交易行为第43-47页
        一、自己从事相关交易第43-45页
        二、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第45-47页
    第二节 违反规定第47-51页
        一、违反规定是构成本罪的前置要件第47-49页
        二、前置性法规的范围第49-50页
        三、前置性法规的完善第50-51页
    第三节 利用未公开信息的关联性第51-57页
        一、职务便利与利用未公开信息的关联性第51-54页
        二、交易行为与利用未公开信息的关联性第54-57页
第四章 情节严重的具体含义第57-70页
    第一节 情节严重的理论概述第57-60页
        一、情节严重的含义第57-58页
        二、情节的分类第58-59页
        三、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的分离第59-60页
    第二节 情节严重的解释第60-63页
        一、解释情节严重的必要性第60-61页
        二、情节严重的解释原则第61页
        三、情节严重的解释规则和解释方法第61-63页
    第三节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中的情节严重第63-70页
        一、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中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第63-66页
        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中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第66-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3-74页
后记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刑事风险及法律应对
下一篇:利用第三方线上支付平台犯罪的刑法适用